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青少年父母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14 06:33

  本文选题:青少年 + 父母依恋 ; 参考:《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摘要】:采用青少年父母依恋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在中国七个省(市)调查1953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考察青少年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差异以及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心理素质和生活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控制性别和学段后,心理素质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与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Abstract]:A total of 1953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seven provinces (cities and cities) using the Adolescent Parental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the Middle School 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simplified version) and the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The influence of father attachment and mother attachment 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ir differences 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bootstrap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ther attachment, maternal attachm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ather attachment and mother attachment on life satisfactio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部;
【基金】: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与发展诊断研究”(2014-06-007-01)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程刚;刘广增;;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年06期

2 董泽松;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张娟;梁英豪;苏志强;程刚;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正性情绪的关系: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9期

4 邓林园;马博辉;武永新;;初中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2期

5 谢家树;李杰;易嫦娥;邓多林;;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4期

6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孙配贞;;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2014年03期

7 杨玲;陆爱桃;连松州;张美超;;听障青少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9期

8 毛向军;王中会;;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3期

9 王鑫强;张大均;;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海荣;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鑫强;张大均;张雪琪;;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8期

2 陈万芬;潘彦谷;张大均;刘广增;罗世兰;;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8期

3 于振剑;岳玲梅;王聪哲;冯倩;蒋克;张超;张莉;马文有;;煤炭企业高管知觉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8期

4 顾红磊;刘君;夏天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影响:父母鼓励和阅读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7年08期

5 陈晔;张辉;董蒙露;;同行者关乎己?游客间互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7年08期

6 梁英豪;张大均;梁迎丽;;3~6年级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7 付聪;韩仁生;;父母温暖与青少年情绪表达能力的关系:害羞和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8 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罗世兰;刘广增;;青少年父母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9 罗世兰;潘彦谷;张大均;陈万芬;刘广增;;心理素质对高中艺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10 徐筠倩;吴媛媛;;论现阶段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2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家顶;中职生依恋、自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D];鲁东大学;2016年

2 余照照;青少年依恋、自尊与自感学业和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余欢;青少年同伴依恋、自我价值感以及创造性倾向的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于晓琳;自我概念中不同他人成分的跨时间变化[D];西南大学;2015年

5 王雅楠;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6 陈美丽;青少年抑郁倾向的预防与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苑文;网络、手机成瘾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于宏飞;青少年依恋倾向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梅;意象对话技术对青少年不安全型依恋的干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毛晶晶;青少年浪漫关系倾向发展特点、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梁英豪;苏志强;程刚;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正性情绪的关系: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9期

2 邓林园;马博辉;武永新;;初中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2期

3 苏志强;张大均;;8~12岁儿童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2期

4 夏凌翔;高昕;夏欣;;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作用的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5年01期

5 钟歆;刘聚红;陈旭;;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7期

6 李文华;王丽萍;苑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7期

7 赵燕;张翔;杜建政;郑雪;;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抑郁及孤独的关系:心理韧性的调节和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3期

8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孙配贞;;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2014年03期

9 陈琴;王振宏;;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情绪和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10 王鑫强;覃丽;;川渝鄂中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特点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梅;论高校对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2期

2 田芳;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吴亚俊;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S2期

4 赵雪竹;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J];河北医学;2001年10期

5 魏淑贤;进行“赏识—成功”教育 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01年09期

6 武任恒;试论心理素质的概念、意义及其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04期

7 祝春兰;;师范生心理素质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8 孙国芳;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刘运芳;中小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结构研究[J];教育探索;2004年06期

10 畅芳珍;对心理素质的一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庆兰;;护士的心理素质与心身护理[A];全国民政医学护理专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江琦;张大均;;青少年考试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及问卷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红义;;河南省师范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建军;李逸龙;;心理素质及其在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中的作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孟亮;房居清;;教学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赵兴奎;张大均;;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及分类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荆华;;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与修养[A];河南省急诊新理念、新视角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郝小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严冬云;;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永丽;张琦;张德全;;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明榜 王伟(作者单位:8660部队);锻造过硬的心理素质[N];人民武警;2007年

2 曾杰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N];人民武警;2007年

3 本报记者 何瑞琳;招聘先“考”心理素质[N];扬州日报;2010年

4 晴隆县大厂镇大厂中学 王丹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N];贵州民族报;2013年

5 熊汉涛  ;强化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心理素质[N];解放军报;2004年

6 吴晓波;强化指挥员的心理素质[N];解放军报;2006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沃建中;提升学生的成功心理素质[N];人民日报;2009年

8 尹广;强化战时心理素质[N];中国国防报;2001年

9 江苏总队淮安市支队 朱波;提高哨兵心理素质的思考[N];人民武警;2003年

10 乌鲁木齐支队 田贵忠;锻造处变不惊的“心理强手”[N];人民武警;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保霞;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俞丁楠;青海藏族初中学学业成绩与心理素质的生态化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赵宁;飞行员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4 戴智杰;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熊梓云;论心理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7 连鸿丹;提高中专学生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颖;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徐桂清;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馨;公众心理素质判断标准及其训练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6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016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7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