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河南高中生社交焦虑情绪智力与网络成瘾的关联

发布时间:2018-06-14 19:45

  本文选题:焦虑 + 情绪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探讨高中生社交焦虑、情绪智力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网络成瘾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Leary社交焦虑量表(ISA)、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WLEIS),对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开封、平顶山市6所高中抽取的1 38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5.07%,男生(18.5%)高于女生(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8,P0.01);高中生社交焦虑、情绪智力与网络成瘾均存在统计学相关(P值均0.01);社交焦虑对网络成瘾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6,P0.01),情绪智力对社交焦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8,P0.01),社交焦虑在情绪智力与网络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提高高中生的情绪智力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从而降低网络成瘾倾向。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the Young Internet Addiction Diagnostic scale (Leary Social anxiety scale)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WLEISI)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1 380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6 senior high schools in Zhengzhou, Kaifeng and Pingdingshan by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15.07 and 18.5% in male student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irls (蠂 2 23.78, P 0.01), social anxiety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irls (蠂 2, 23.78, P 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P = 0.01), social anxiety had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Internet addiction (尾 -0.56% P 0.01), emotional intelligence had a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social anxiety (尾 -0.48% P 0.01), social anxiety had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Internet addiction (尾 -0.48% P 0.01), and social anxiety had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Internet addiction (尾 -0.48% P 0.01). There is a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addiction. Conclusion improving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helpful to reduce social anxiety and reduce the tendency of internet addiction.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项目(教电馆研063320822)
【分类号】:B84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铎;张继明;沈丽莉;廖振华;;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2 衡书鹏;;大学生社交焦虑、情绪智力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余琼;袁登华;;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年01期

4 李兰花;张利平;刘兆兰;;2009年潍坊某高等学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及情绪智力因素对其影响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年09期

5 高荷蕊;史平;王丹;;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4期

6 李涛;冯菲;;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7 邓林园;武永新;孔荣;方晓义;;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庆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陈占珑;大学生网瘾与社交焦虑、应对方式的关系[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晨;;情绪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J];大家;2012年02期

2 张媚;王金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干预[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08期

3 王晔明;;鞍山市城区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年03期

4 张兰;王艳军;;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9年20期

5 李永占;;郑州市城区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6 蒋小飞;;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J];大众科技;2012年07期

7 东红;;科技期刊编辑情绪智力与作者群的组建[J];出版科学;2013年06期

8 陈韩晴;王晶晶;;领导—部属交换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展望——基于CSSCI来源期刊中管理学、心理学类期刊上文章的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王大涛;张学周;刘愿芳;;铁路客运售票员情绪智力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年03期

10 苏玉香;;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喻自觉;科技人员绩效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卢威;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对关联绩效影响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姜薇薇;员工组织支持感、心理所有权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刘燕;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行为选择策略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丹丹;EI培训对外向型企业营销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荻枫;团体辅导提升管理胜任力的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爽;银行营销类员工的情绪智力、认知能力与工作绩效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孔敏;情绪智力、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微;员工人格特质、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丽;湖南省行政管理干部的应对方式、情绪智力、大五人格与其工作倦怠感、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艾君卿;跨国企业员工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徐雪霞;心理契约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晓燕;杨元宵;;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应对方式及自尊水平的关系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曹晖;肖伟;曹聘;王鹏;;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冯正直,张大均;中国版SCL-90的效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唐正芬,冯曦云,赵旭东;家庭动力学特征与青少年应付方式及违法犯罪的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5 周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6 杨闯,郭兰婷,周家秀,张树森,邱昌建;海洛因依赖者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J];华西医学;2004年04期

7 王辉,刘雪峰;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绩效和组织承诺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8 彭纯子,邓盘月,马惠霞,陈兵,胡勤,周浩惠;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9 李瑾;王卫红;;重庆高一新生网络成瘾特点及冲动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10 聂衍刚;窦凯;王玉洁;;冲动性与网络成瘾: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阳雅;社交焦虑自评量表的编制[D];暨南大学;2003年

2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栗文敏;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张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晖;曹聘;孙淑晶;王鹏;王大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9期

2 曹晖;肖伟;曹聘;刘敏;;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秦汇丰;卢莉;;高师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年01期

4 ;“陌生人时代”的社交焦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2期

5 王春平;;中部地区农村小学寄宿生社交焦虑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6 杨远波;张军;刘艳丽;;我国儿童社交焦虑的差异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7 张天航;;社交焦虑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8 陈永涌;;某民族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社交焦虑特点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4期

9 王冰;才运江;王鑫龙;姚大志;曹建琴;;医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9期

10 张利兵;;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交焦虑及其关系的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倩;黄敏儿;时勘;;增强情绪意识是否可以干预社交焦虑?[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璇;黄敏儿;;元情绪评价指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乔昆;;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贺立;;高中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学英;卢家楣;;大学生情感表达和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大华;秦炯;韩颖;姜玉武;包新华;张月华;林庆;;癫痫儿童共患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吕锋;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王小露;吴远;;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周蜜;施钢;宋京晶;;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个性、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戈兆娇;;自我表露与社交焦虑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潘林青 叶婧;微信“撂挑子”:反思不能止于社交焦虑[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市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 李琼芝;你有社交焦虑症吗?(下)[N];丽水日报;2005年

3 金丹辉 章会;远离焦虑 接纳自己[N];温州日报;2005年

4 莫扬;社交障碍也是病[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5 吕文;治疗社交焦虑症的新型抗抑郁剂[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6 樊凤辉;FDA批准帕罗西汀控释制剂治疗社交焦虑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对心理问题不能“防卫过当”[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制造健康恐慌,是为扩大医药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陈 军;被爱拒绝真的“痛”[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8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018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