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注意对面孔识别中年龄偏差的调节

发布时间:2019-06-14 06:39
【摘要】:人们对同龄面孔的知觉和记忆绩效要优于他龄面孔,这被称为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本研究通过操纵注意条件来考察注意资源是否会影响年龄偏差,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实验1采用听觉和视觉分心任务,考察成人被试在不同注意条件下对成人面孔和儿童面孔的再认绩效差异.结果发现,被试在完全注意条件下,出现了年龄偏差;而在分配性注意条件下,年龄偏差消失.实验2引入组合面孔任务检验了注意资源对于面孔整体加工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完全注意条件下,被试仅对同龄的面孔进行整体加工;而分配性注意条件下,被试对同龄及他龄面孔都无法进行整体加工.研究结果提示,相比他龄面孔,人们对同龄面孔能更有效地利用注意资源,这种利用表现在对同龄面孔的整体加工上.
[Abstract]:The perception and memory performance of faces of the same ag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faces of his age, which is called the age deviation of face recogni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attention resources affected age deviation by manipulation of attention conditions, and further explored its mechanism. In experiment 1, auditory and visual distrac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 of adult faces and children's faces under different atten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plete attention, the subjects had an age deviation, whi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stributed attention, the age deviation disappeared. In experiment 2, the combined face task was introduced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attention resources on the overall face processing lev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plete attention, the subjects only processed the faces of the same age, whi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stributed attention, the subjects could not process the faces of the same age and his ag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eople can make more effective use of attention resources for faces of the same age than those of his ag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overall processing of faces of the same age.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03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C090005,LQ16C090003,LY13C090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YJC190022) 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1N090) 浙江理工大学521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分类号】:B8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2 李清;王晓辰;;关于“面孔识别”的模块性的理论探讨[J];心理研究;2008年04期

3 赵瑞芳;胡溥;;面孔识别中跨种族效应的形成及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7期

4 隋雪;李平平;张晓利;;熟悉面孔与陌生面孔识别的差异[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5 杨红升;自我面孔识别的独特性[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6 李琰琰;钱秀莹;;面孔识别真的具有特殊性吗?[J];人类工效学;2006年02期

7 杨红升;黄希庭;;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8 周国梅;张璐然;曾伟贤;;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9 刘凌;杨丽珠;;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华孝;周国梅;;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建苓;陈旭;;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荣华;王争艳;;婴儿面孔识别的发展及其机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宋江宁;王韵琦;张力;;自我面孔识别中的视野优势[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怡娜;兰继军;;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屈塬;;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功能偏侧化[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晶晶;;维吾尔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一;韩世辉;;人身威胁对内隐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昱;高湘萍;;双胞胎自我面孔识别:个案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贾z严,

本文编号:2499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499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