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训练的执行功能可塑性及其迁移效应
发布时间:2021-01-04 16:48
执行功能,是由多种认知成分构成的复杂的认知结构,其功能在于基于任务目标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进行自上而下的调控,以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执行功能构成了个体进行高级认知加工的基础,其与流体智力等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良好的执行功能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是个体学业表现和职业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执行功能的重要性使得研究者试图提升这一能力,其中认知训练是最常用且最可靠的手段。然而,先前通过训练来提升执行功能的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针对训练是否能够引发稳定的迁移效应等仍存在广泛的争议。因此,训练提升执行功能的认知和神经基础尚不明晰。事实上,在执行功能的构成方面,研究者也尚未达成统一的观点。执行功能的模块化观点认为,执行功能是由不同的子模块构成,子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而整体性观点认为,执行功能在结构上是整体性的,多个子成分紧密关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现有绝大多数研究都只针对工作记忆这一执行功能子成分进行训练,因此其结果不能解决不同的执行功能成分是否存在不同的训练和迁移效应这一问题,也不能对上述观点进行验证。为深入阐释执行功能的构成以及探索执行功能训练的认知和神经基础,本研究...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1论文思路图
?忝娑匝盗芬?⒌谋浠??屑扑恪J笛樯杓屏鞒碳??3.1.1。图 3.1.1.实验设计流程图3.1.1.2 被试实验共招募被试 39 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有 5 名被试因为没有完整参加完实验剔除。在 34 名有效被试中,包括 25 名实验组被试(16 名女生,9 名男生;其平均年龄为 22.12 ± 2.01)和 9 名控制组被试(8 名女生,1 名男生;平均年龄为 20.56 ± 1.51)。这两组被试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t= 2.12, p = 0.41, df = 32),但是两组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41, p=0.17, df=32)。在实验开始前,所有被试前述知情同意书,实验后每人获得 150元的实验报酬。3.1.1.3 前测和后测任务在接受训练前,所有被试接受了一个颜色命名的 Stroop 任务测验。该测验的刺激为标准的颜色词
图 3.1.2 后测阶段两组被试在 Stroop 和 Simon 任务上的组间差异图3.1.2.2 Simon 任务的迁移效应对于 Simon 任务,我们同样首先对基线状态下两组被试之间的差异进行双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组在前测阶段 Simon 效应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t = -0.983, p = 0.333, df =32)(实验组:35.84 ± 16.44;控制组:43.45 ± 27.77)。为考察 Stroop 训练对 Simon 效应的影响,我们同样采用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以及基线条件 Simon 效应量之后,结果显示两个组在后测 Simon 效应上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 = 0.069, p = 0.795, df = 1)。其中实验组的平均效应量为 28.53 ± 11.67,控制组的平均效应量为 30.88 ± 19.63。这一结果见于图 3.1.2 B。3.1.3 讨论通过采用标准的 Stroop 任务进行训练,当前实验发现,训练能够显著提升被试在 Stroop任务上的行为反应,表现出对训练任务自身的提升效应。然而,与实验假设不同,在 Simon 任务上
本文编号:2957086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1论文思路图
?忝娑匝盗芬?⒌谋浠??屑扑恪J笛樯杓屏鞒碳??3.1.1。图 3.1.1.实验设计流程图3.1.1.2 被试实验共招募被试 39 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有 5 名被试因为没有完整参加完实验剔除。在 34 名有效被试中,包括 25 名实验组被试(16 名女生,9 名男生;其平均年龄为 22.12 ± 2.01)和 9 名控制组被试(8 名女生,1 名男生;平均年龄为 20.56 ± 1.51)。这两组被试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t= 2.12, p = 0.41, df = 32),但是两组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41, p=0.17, df=32)。在实验开始前,所有被试前述知情同意书,实验后每人获得 150元的实验报酬。3.1.1.3 前测和后测任务在接受训练前,所有被试接受了一个颜色命名的 Stroop 任务测验。该测验的刺激为标准的颜色词
图 3.1.2 后测阶段两组被试在 Stroop 和 Simon 任务上的组间差异图3.1.2.2 Simon 任务的迁移效应对于 Simon 任务,我们同样首先对基线状态下两组被试之间的差异进行双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组在前测阶段 Simon 效应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t = -0.983, p = 0.333, df =32)(实验组:35.84 ± 16.44;控制组:43.45 ± 27.77)。为考察 Stroop 训练对 Simon 效应的影响,我们同样采用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以及基线条件 Simon 效应量之后,结果显示两个组在后测 Simon 效应上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 = 0.069, p = 0.795, df = 1)。其中实验组的平均效应量为 28.53 ± 11.67,控制组的平均效应量为 30.88 ± 19.63。这一结果见于图 3.1.2 B。3.1.3 讨论通过采用标准的 Stroop 任务进行训练,当前实验发现,训练能够显著提升被试在 Stroop任务上的行为反应,表现出对训练任务自身的提升效应。然而,与实验假设不同,在 Simon 任务上
本文编号:2957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5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