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完整度对自闭症儿童面孔表情性别识别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01 08:27
为探讨自闭症儿童在不同面孔遮蔽部位和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性别识别能力,本研究选取自闭症、智力障碍和普通儿童各21名对240张面孔表情图片进行性别识别。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的性别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且表现出对中性和高兴表情的识别优于生气表情,同时在遮蔽眼睛时正确率最低。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总体性别识别能力偏低,且受面孔遮蔽部位和表情类型的影响显著,在面孔表情加工过程中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加工特征。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刺激材料
2.3 实验程序及流程
2.3.1 练习实验
2.3.2 正式实验
3 研究结果
3.1 正确率
3.2 正确反应时
4 分析与讨论
4.1 自闭症儿童对不同遮蔽部位下的面孔表情总体性别识别能力偏低
4.2 自闭症儿童在面孔性别识别的过程中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加工特征
4.3 自闭症儿童在不同面孔遮蔽部位下的性别识别受表情类型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面孔加工特点——眼动研究的元分析[J]. 郝艳斌,王福兴,谢和平,安婧,王玉鑫,刘华山.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1)
[2]面孔呈现特征对自闭谱系障碍面孔识别的影响[J]. 王磊,冯建新.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3)
[3]面孔的表情信息优先于性别信息加工:来自直接比较的证据[J]. 蒋重清,郭姗姗,刘丽莎,郑怡,陈晓宇,王爽. 心理科学. 2016(05)
[4]面孔熟悉度对面孔性别与表情相互作用的调节[J]. 吴彬星,张智君,孙雨生. 心理学报. 2015(10)
[5]成人与幼儿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眼动研究[J]. 谷莉,白学军. 心理科学. 2014(01)
[6]眼部、嘴部信息削弱对自闭症儿童表情识别的影响[J]. 邱天龙,杜晓新,张伟锋,蔡勇刚,张雷,张青. 中国特殊教育. 2013(05)
[7]自闭症者的视觉认知障碍及其神经机制[J]. 马玉,王立新,魏柳青,冯晴,张学民. 中国特殊教育. 2011(04)
[8]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J]. 刘华孝,周国梅. 心理科学. 2010(02)
[9]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性别认知的研究[J]. 常倩倩,孙圣涛. 中国特殊教育. 2009(12)
[10]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J]. 范珍桃,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113015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刺激材料
2.3 实验程序及流程
2.3.1 练习实验
2.3.2 正式实验
3 研究结果
3.1 正确率
3.2 正确反应时
4 分析与讨论
4.1 自闭症儿童对不同遮蔽部位下的面孔表情总体性别识别能力偏低
4.2 自闭症儿童在面孔性别识别的过程中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加工特征
4.3 自闭症儿童在不同面孔遮蔽部位下的性别识别受表情类型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面孔加工特点——眼动研究的元分析[J]. 郝艳斌,王福兴,谢和平,安婧,王玉鑫,刘华山.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1)
[2]面孔呈现特征对自闭谱系障碍面孔识别的影响[J]. 王磊,冯建新.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3)
[3]面孔的表情信息优先于性别信息加工:来自直接比较的证据[J]. 蒋重清,郭姗姗,刘丽莎,郑怡,陈晓宇,王爽. 心理科学. 2016(05)
[4]面孔熟悉度对面孔性别与表情相互作用的调节[J]. 吴彬星,张智君,孙雨生. 心理学报. 2015(10)
[5]成人与幼儿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眼动研究[J]. 谷莉,白学军. 心理科学. 2014(01)
[6]眼部、嘴部信息削弱对自闭症儿童表情识别的影响[J]. 邱天龙,杜晓新,张伟锋,蔡勇刚,张雷,张青. 中国特殊教育. 2013(05)
[7]自闭症者的视觉认知障碍及其神经机制[J]. 马玉,王立新,魏柳青,冯晴,张学民. 中国特殊教育. 2011(04)
[8]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J]. 刘华孝,周国梅. 心理科学. 2010(02)
[9]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性别认知的研究[J]. 常倩倩,孙圣涛. 中国特殊教育. 2009(12)
[10]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J]. 范珍桃,方富熹. 心理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113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1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