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感启动对威胁性表情识别知觉敏感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7 07:19
为了考察拥挤感启动对威胁性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以28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不同拥挤启动条件下的愤怒-中性和恐惧-中性表情识别任务。信号检测论分析发现,拥挤感启动降低了愤怒表情识别的辨别力,不影响其判断标准,也不影响恐惧表情识别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主观报告的愤怒表情强度在拥挤感启动条件下显著高于非拥挤条件,恐惧、中性表情强度则不受拥挤感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挤感启动使人们辨别愤怒表情的知觉敏感性下降。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20,43(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表情识别任务的实验流程。
对被试被动观看三类图片过程中的皮肤电反应、指脉率、呼吸频率和指温进行方差分析,使用Greenhouse-Geisser方法校正不符合球形假设的检验,并报告校正系数ε。皮肤电反应、指脉率、指温上均有显著的图片类型主效应(皮肤电反应:F(2,54)=45.67,p<.001,ηp2=.628,ε=.548;指脉率:F(2,54)=9.85,p<.001,ηp2=.267,ε=.601;指温:F(2,54)=12.65,p<.001,ηp2=.319,ε=.553),如图2所示,观看人群拥挤图片时皮肤电反应和指脉率均显著高于视觉密集(ps<.01)和非拥挤条件(ps<.05),指温上,观看视觉密集图片时的指温显著高于观看人群拥挤(p<.01)和非拥挤图片(p<.001)。呼吸频率上图片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2,54)=.59,p>.05)。3.2 拥挤感启动对表情识别的影响
分别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为因变量,进行拥挤条件(3)×情绪类型(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据均符合球形假设。辨别力指标上,两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F(2,54)=3.81,p>.05,ηp2=.124),愤怒表情识别的辨别力在人群拥挤条件下显著低于非拥挤条件(t(27)=-3.24,p=.009,Cohen’s d=.79),人群拥挤条件与视觉密集条件之间(p>.05)、视觉密集与非拥挤条件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5);恐惧表情识别的辨别力在三种拥挤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ps>.05)。拥挤条件的主效应不显著(F(2,54)=2.44,p>.05),情绪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7)=74.68,p<.001,ηp2=.734),对于愤怒表情的辨别力低于恐惧表情。判断标准指标上,情绪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7)=5.56,p<.05,ηp2=.171),对于愤怒表情的判断标准高于恐惧表情,拥挤条件的主效应、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s<1,ps>.1)。图4 不同拥挤条件下对于愤怒、恐惧和中性表情的情绪强度评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左前额叶与趋近动机加工的关系[J]. 侠牧,李雪榴,李红,杨柯.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5)
[2]不同情绪状态下自动表达抑制对情绪及表情知觉敏感性的影响[J]. 杨静,陶嵘,陈锐娟. 心理科学. 2013(05)
[3]负性情绪抑制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J]. 王芹,白学军,郭龙健,沈德立. 心理学报. 2012(05)
[4]特质愤怒与反应性攻击的综合认知模型述评[J]. 杨丽珠,杜文轩,沈悦.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9)
[5]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1)
[6]拥挤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影响因素[J]. 戴琨,游旭群,晏碧华. 应用心理学. 2010(04)
[7]诱导情绪影响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偏向[J]. 黄丽凤,邵志芳,孟徐虹,徐梦楠,张蕾. 心理科学. 2010(03)
本文编号:3252397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20,43(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表情识别任务的实验流程。
对被试被动观看三类图片过程中的皮肤电反应、指脉率、呼吸频率和指温进行方差分析,使用Greenhouse-Geisser方法校正不符合球形假设的检验,并报告校正系数ε。皮肤电反应、指脉率、指温上均有显著的图片类型主效应(皮肤电反应:F(2,54)=45.67,p<.001,ηp2=.628,ε=.548;指脉率:F(2,54)=9.85,p<.001,ηp2=.267,ε=.601;指温:F(2,54)=12.65,p<.001,ηp2=.319,ε=.553),如图2所示,观看人群拥挤图片时皮肤电反应和指脉率均显著高于视觉密集(ps<.01)和非拥挤条件(ps<.05),指温上,观看视觉密集图片时的指温显著高于观看人群拥挤(p<.01)和非拥挤图片(p<.001)。呼吸频率上图片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2,54)=.59,p>.05)。3.2 拥挤感启动对表情识别的影响
分别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为因变量,进行拥挤条件(3)×情绪类型(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据均符合球形假设。辨别力指标上,两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F(2,54)=3.81,p>.05,ηp2=.124),愤怒表情识别的辨别力在人群拥挤条件下显著低于非拥挤条件(t(27)=-3.24,p=.009,Cohen’s d=.79),人群拥挤条件与视觉密集条件之间(p>.05)、视觉密集与非拥挤条件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5);恐惧表情识别的辨别力在三种拥挤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ps>.05)。拥挤条件的主效应不显著(F(2,54)=2.44,p>.05),情绪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7)=74.68,p<.001,ηp2=.734),对于愤怒表情的辨别力低于恐惧表情。判断标准指标上,情绪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7)=5.56,p<.05,ηp2=.171),对于愤怒表情的判断标准高于恐惧表情,拥挤条件的主效应、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s<1,ps>.1)。图4 不同拥挤条件下对于愤怒、恐惧和中性表情的情绪强度评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左前额叶与趋近动机加工的关系[J]. 侠牧,李雪榴,李红,杨柯.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5)
[2]不同情绪状态下自动表达抑制对情绪及表情知觉敏感性的影响[J]. 杨静,陶嵘,陈锐娟. 心理科学. 2013(05)
[3]负性情绪抑制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J]. 王芹,白学军,郭龙健,沈德立. 心理学报. 2012(05)
[4]特质愤怒与反应性攻击的综合认知模型述评[J]. 杨丽珠,杜文轩,沈悦.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9)
[5]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1)
[6]拥挤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影响因素[J]. 戴琨,游旭群,晏碧华. 应用心理学. 2010(04)
[7]诱导情绪影响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偏向[J]. 黄丽凤,邵志芳,孟徐虹,徐梦楠,张蕾. 心理科学. 2010(03)
本文编号:3252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5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