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接触干预在减少精神障碍公众污名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28 12:36
  接触干预是减少精神障碍公众污名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接触形式已被广泛应用在减少公众污名的干预研究中,且被证实在态度、情感、行为倾向等方面均能有效减少污名。接触干预的效果受到干预实施过程和干预对象特点两方面影响。从干预实施过程来看,有效接触干预包含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和互动三个关键成分,这些成分需要具备一定特点才能产生效果;同时,多形式接触、连续接触、接触质量等成分的存在能够进一步扩大接触干预效果。从干预对象来看,接触干预效果会随着干预对象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接触干预的研究设计,丰富接触干预的理论机理研究,推动接触干预的循证实践发展。同时,应用接触干预减少特定群体公众污名,以及干预特定精神障碍类型公众污名是进一步研究方向,并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检验接触干预效果。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2019,27(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接触干预形式
    1.1 直接接触干预
    1.2 间接接触干预
    1.3 接触与教育相结合
2 接触干预效果
3 接触干预关键成分
    3.1 精神障碍患者
    3.2 精神障碍患者传递的信息
    3.3 互动
    3.4 其他促进成分
        3.4.1 多形式接触干预
        3.4.2 连续干预
        3.4.3 接触质量
4 干预对象个体差异对干预的影响
    4.1 先前接触经历
    4.2 年龄
    4.3 性别
5 不足与研究展望
    5.1 完善研究设计
    5.2 丰富理论机理的研究
        5.2.1 加强理论基础的验证
        5.2.2 厘清中介机制
        5.2.3 拓展调节变量
    5.3 推动接触干预的循证实践发展
    5.4 接触干预有待更多地应用到特定群体和特定精神障碍类型中
    5.5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检验接触干预公众污名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际接触理论——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J]. 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5)
[2]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J]. 李强,高文珺,许丹.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4)



本文编号:3254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54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