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传染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21 20:18
不道德传染,是指道德违法者作为传染源将消极道德品质直接传递给传染对象,或先传递给道德中性物品,再由此物品传递给受传染对象,引起其情绪、认知、生理等方面变化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了不道德传染发生的心理机制——厌恶,围绕不道德传染对道德心理领域(道德情绪以及道德认知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进而将视角拓宽到非道德层面,如具身认知、组织管理以及人际互动,探究其对人类社会的广泛影响。最后,从不同文化视阈、不同个体差异、传染过程的动态神经机制及正向道德传染等方面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道德厌恶在不道德传染中的独特作用
2 不道德传染在道德领域的影响
2.1 道德情绪
2.2 道德判断和推理
3 不道德传染在非道德领域的影响
3.1 具身认知——身体清洁
3.2 经济心理——金钱支配
3.3 人际互动过程
3.3.1 群体情绪与行为
3.3.2 组织管理
3.3.3 亲密关系中的忠诚与纯净
4 研究展望
4.1 关注小脑结构与不道德传染的关系
4.2 重视文化背景差异对不道德传染的影响
4.3 关注不道德传染的个体差异
4.4 侧重正向道德传染的效果
本文编号:3796182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道德厌恶在不道德传染中的独特作用
2 不道德传染在道德领域的影响
2.1 道德情绪
2.2 道德判断和推理
3 不道德传染在非道德领域的影响
3.1 具身认知——身体清洁
3.2 经济心理——金钱支配
3.3 人际互动过程
3.3.1 群体情绪与行为
3.3.2 组织管理
3.3.3 亲密关系中的忠诚与纯净
4 研究展望
4.1 关注小脑结构与不道德传染的关系
4.2 重视文化背景差异对不道德传染的影响
4.3 关注不道德传染的个体差异
4.4 侧重正向道德传染的效果
本文编号:3796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9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