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关系:基于成人依恋风格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爱情关系:基于成人依恋风格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爱情关系中,情感是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种动力的发展模式可追溯到婴幼儿期与父母形成的依恋风格。本文综述了成人不同依恋风格在爱情关系中的特点,探讨了不同的依恋风格在爱情关系中指导依恋行为的依恋策略。未来研究应在儿童依恋与成人依恋的连续性以及关系破裂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关键词】: 爱情关系 依恋风格 过度激活策略 抑制激活策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037)的资助
【分类号】:B848
【正文快照】: 1引言“性的驱使我们的祖先去寻找可以交配的一群人,爱的吸引使他们目标固定为某一个人,而依恋却让他们完成了养育的责任(Fisher,2000)。”爱情关系是婚姻关系的前奏曲,也是个体获得基本幸福的前提。本文所界定的爱情关系是指“情侣间的人际关系”。根据Sternberg(1986)的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坚;李一茗;;爱的权衡:在付出与索取中保持或恢复心理衡平感[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2 钟歆;刘聚红;陈旭;;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女;傅丽萍;;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注意偏向实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陈红艳;;自主性、依恋与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6期
3 刘文;张姿;俞睿玮;;成人创造性探索的阈下安全启动效应[J];心理研究;2015年03期
4 马书采;丁玲;田志霄;杨晓莉;周爱保;赵明仁;;成人去激活依恋策略和注意偏向:来自表情图片外源性提示点探测任务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5 郭薇;陈旭;张芳芳;;恋爱受挫对自我—他人工作模型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6 钟歆;陈旭;;不同依恋风格者对情绪面孔的加工[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7 雷修龙;许韶君;侯方丽;张诗晨;祖萍;赵玉秋;;淮北市中学生同伴依恋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07期
8 钟歆;刘聚红;陈旭;;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7期
9 邓林园;马博辉;武永新;;初中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2期
10 何晓琴;吴晓薇;唐海波;胡青竹;;大学生幽默风格在成人依恋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传景;留守儿童安全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晨晨;牺牲、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吴东英;大学生特殊依恋的意识表征与无意识表征一致性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韩元花;安全基地对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情绪启动效应[D];河南大学;2013年
4 张楠;罗夏墨迹测验测量成人依恋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谷月姣;父母教养方式及行为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胡萍;亲密关系中的感同身受[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少龙;不同成人依恋类型大学生的矛盾情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程寅;大学生依恋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任磊;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影响网络成瘾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郑敏思;成人依恋对情绪面孔加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雳;伍亚娜;;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2 辛自强,孙汉银,刘丙元,池丽萍;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3 寇_g,付马,马艳;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4期
4 李小青;邹泓;刘艳;杨颖;;中学生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社会交往目标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3期
5 陈福侠;张福娟;;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1期
6 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2期
7 刘志军;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8 徐夫真;张文新;;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J];心理学报;2011年04期
9 张国华;伍亚娜;雷雳;;青少年的同伴依恋、网络游戏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杨海燕;蔡太生;何影;;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与高中生行为问题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爱情关系:基于成人依恋风格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0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