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国外青少年创造力测评工具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8-09 15:39

  本文关键词:国外青少年创造力测评工具的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创造力 测评工具


【摘要】:青少年创造力测评的研究对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青少年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整理了创造力测评工具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简要概述了从创造性个人、创造性过程、创造性产品、创造性环境角度入手的四类测评工具以及综合性测评工具的评价维度,指出了这些测评工具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青少年 创造力 测评工具
【基金】: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2014KPYJD 16)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创造力的研究众多,创造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已知的信 息,产生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1]。众所周知,创造力对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世界各国十分 重视创造性人才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董奇;发散思维测验的发展与简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2 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谭永胜;刘姝慧;;产品创新评价工具的比较[J];美术大观;2011年07期

4 李志鸿 ,周云祥;国外对学生创造力的评价技术[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10期

5 张锋,冯庆林,何亚云;20年来的西方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方法与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胡卫平,林崇德,申继亮,Philip Adey;英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7 王烨,余荣军,周晓林;创造性研究的有效工具——远距离联想测验(RAT)[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8 宋晓辉,施建农;创造力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简介[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华,曹庆萍,马喜亭;论研究生学位点创造氛围形成的三大因素[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齐建芳;;我国三十年来外国人才研究史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徐玉明;满会磊;;我国优秀教练员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其特征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汪建云;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几个概念辨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嘉艺;;浅析心理学中的创造力结构模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何娟;张柏宁;阳浩;;有关创造性的研究综述——创造性的分类及其研究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韩桂梅;;历史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年14期

8 杨帆;;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应用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宋慧俐;栗玉波;李文婧;;创造力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潘建辉;谈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余嘉元;钱锦昕;;运用SOM对初中生创造力个性特征的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卫平;林崇德;申继亮;Philip Adey;;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olescents[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4 胡敏中;;论人的创造力[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陈德辉;王续琨;;基于同感评估的工科大学生创造力测评:理论与设计[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维亚;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初玉霞;任务特点、认知风格对情绪与创造表现关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金亭;基于CAT的中学生创造力评价技术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宏;论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D];吉林大学;2006年

8 柏永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探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田友谊;创造教育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明振;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涤凡;基于审美教育理念的中医药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玉景;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改进[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f3佳;音乐教育中的发散思维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王悦;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创造力发展作用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6 刘超;体育院校术科教师创新心理品质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7 贺艳丽;大学生科研团队创新人格培养问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8 陈俊;归因理论视角下创造力内隐观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宋海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心理分析及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洪明;贵州省初中生创新精神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生创造力的测量和评价[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2 李孝忠;创造能力测量及其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3 王灿明;儿童创造力的测量与评价简析[J];学科教育;2001年12期

4 钱曼君,邹泓,肖晓滢;创造型青少年学生个性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03期

5 蔡华俭,符起俊,桑标,秦启庚;创造性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Ⅱ)——关于影响创造性的因素[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6 张锋;创新过程的系统模型与创新机制的创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曲小军,施建农;评价和奖赏对场依存、场独立儿童语言创造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2 陈周云;迟秀湘;牛洁珍;;写作测评工具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3年52期

3 杨珍;王君俏;张宝珍;;韧性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年1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洁珍;曾华人;贾增艳;;英语在线写作测评工具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应用的实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牧;企业如何选择测评工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2 王松群;2005年职业发展趋势预测[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云飞扬;大学生怎样提高就业能力[N];中国人事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超;互联网模式下住院患者满意度测评工具的研制及系统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胡菁;护士职业获益感概念框架及测评工具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张晓妮;基于项目反映理论的理解能力测评工具的编制及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琳;实用性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工具的修订[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孙s,

本文编号:646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46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