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发布时间:2017-08-10 11:04

  本文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症 无抽搐电休克 帕罗西汀 自杀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28例伴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帕罗西汀治疗),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给予HAMD-17、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种疗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HAMD-17、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分别为19.65±7.43、9.19±3.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2±4.57、12.43±5.28,治疗2周、3周、4周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9%)优于对照组(90.6%);痊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39.06%、35.9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风险,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抑郁症 无抽搐电休克 帕罗西汀 自杀 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4;B846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1 资料和方法11-15
  • 1.1 一般资料11-13
  • 1.1.1 纳入标准11
  • 1.1.2 排除标准11-12
  • 1.1.3 药品与仪器12
  • 1.1.4 评定工具12-13
  • 1.2 研究方法13-15
  • 1.2.1 分组13-14
  • 1.2.2 治疗方法14
  • 1.2.3 观察与疗效评价14-15
  • 1.2.4 统计分析方法15
  • 2 结果15-19
  • 2.1 一般资料15-16
  •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17 评分比较16
  • 2.3 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价16-17
  • 2.4 两组治疗前后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比较17-18
  • 2.5 两组治疗前后自杀观念缓解情况比较18
  • 2.6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18-19
  • 3 讨论19-22
  • 4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6
  • 文献综述: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26-33
  • 参考文献30-33
  • 致谢33-3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微螺;王艳君;周良秀;;门诊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0期

2 周小东;丁永涛;李争鸣;;近17年来关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若干问题的文献报道[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3 徐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致冲动、激越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36期

4 黄海锋;杜宝国;张传福;莫镜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1期

5 范俭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优点——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6 别超;谢潘潘;;雷莫司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6期

7 张盛杰;陈静;张利红;;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年24期

8 江光华;;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9 赵淑宜;;“双访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24期

10 周小东,赵毅民,李建勋,侯再金,吴德华,王国界,李争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癫痫频繁发作的临床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张利红;;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兰智勇;陈云郁;谭素仙;江雯;;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64例疗效观察[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徐柏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朱宏日;祁革;周小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家属的焦虑心理与调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易正辉;徐庆华;吴国君;;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易正辉;徐庆华;盛国红;吴晓波;吴国君;;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樊增华;;健康教育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的干预[A];精神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娜娜;陈全花;;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合并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9 应益飞;黄晓城;吕卫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96例精神障碍回顾分析[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应益飞;黄晓城;吕卫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96例精神障碍回顾分析报告[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思波;开展临床研究 填补医疗空白[N];抚顺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黎明;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张秀平;右美托咪定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患者的影响[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阚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0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50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