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吸引力、人格标签对于男女择偶偏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面孔吸引力、人格标签对于男女择偶偏好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征婚启事、婚姻统计资料等的分析发现相貌、身材对于男性择偶重要,能力、资源和个性等对于女性择偶重要。本研究运用实验法进一步探讨了面孔吸引力、人格标签及其交互对于大学生理想择偶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漂亮异性,男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高于女性;而对于不漂亮的异性,男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明显低于女性。(2)对于积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女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高于男性;而对于消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女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低于男性。(3)与消极词汇标签比较,积极词汇标签使被试更愿意与其成为情侣,但这种意愿的提高在相对漂亮的面孔上表现得更加明显。(4)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对择偶意愿都有影响,影响力依次为尽责性、随和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女性更喜欢外向的男性,但女性是否外向对男性择偶无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择偶行为的性别差异提供了实验性证据。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陕西省行为与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面孔吸引力 大五人格标签 性别差异 择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978)资助
【分类号】:B844
【正文快照】: 1引言择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近年来已经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热点研究问题。将择偶启事(personal advisements)作为研究的“天然资料”,依靠最基本的内容分析方法——统计异性恋男女择偶者的自我描述语与配偶的要求语出现的频次——对择偶标准进行了分析,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松;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夏菲菲;;城市蒙古族择偶观念的变迁——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茅潇潇;;现代青年择偶观差异分析——进化对人类择偶策略的影响[J];才智;2011年35期
3 林丽芬;;社会变迁视野中的城市女性择偶观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朱松,董葳,钱铭怡,王易平,刘兴华;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5 牛士伟;王彦;;现代女性择偶条件问卷的编制[J];特立学刊;2012年02期
6 李璇;;是解放还是枷锁?——“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之学理解释[J];研究生法学;2008年03期
7 许多澍;;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择偶偏好的变迁及其社会成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牛士伟;王彦;;现代女性择偶条件问卷的编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志霞;何芳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家庭权力相关婚恋观念的相关研究[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娟;;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剩女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皇甫桦彦;汪娟娟;;进化心理学的女性择偶观及批评[A];性与性别研究(第1辑)——社会性别与心理学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海霞;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行为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4 田芊;中国女性择偶倾向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解庆福;进化与女权:盘旋在心理学上空的幽灵[D];吉林大学;2013年
6 陈讯;婚姻价值变革:山河乡离婚现象研究(1978-2012)[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周建芳;农村异地联姻婚姻质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勇;超越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徐佳;市场转型背景下工人的婚姻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娟;不同生存压力条件对记忆保持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2 姚晓琳;中学生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千里;未婚男研究生自我因素对择偶偏好影响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孔令芳;基于面孔线索的择偶与亲缘识别的眼动轨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佳;择偶复制现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叶超;择偶偏好性别差异:“结构性资源假设”的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琼;主动性人格及时间限制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聆;从婚恋词汇看中国80后的婚恋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睿娜;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与择偶标准及其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文岩;“80后”在校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松;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吴雪莹,陈如;当代人择偶重什么?鐡———千例征婚启事的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1期
3 徐安琪;上海女性择偶行为的现状和变迁[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香,阴国恩;幼儿自由游戏行为性别差异的观察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2期
2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性别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3 刘力;沙强;李进;;设计的性别差异化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5期
4 田樱花;;语言交流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根源探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杨美玲;;试论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6 洪,
本文编号:756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5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