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价值观对儿童人格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育价值观对儿童人格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摘要】: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大连市三所幼儿园553名3~6岁幼儿为测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家长教育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气质以及儿童人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父母教养方式在教育价值观和儿童人格间起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儿童自身气质特点的调节。结果表明:(1)教育价值观关系性维度正向预测了儿童人格的智能特征;教育价值观好行为维度正向预测了儿童人格的情绪稳定性;(2)教养方式不一致性维度在关系性与智能特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教养方式溺爱性维度在好行为与情绪稳定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气质的情绪性维度和反应性维度分别调节了教养方式不一致性和溺爱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儿童 父母教育价值观 人格 教养方式 气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8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1)
【分类号】:B844.1;G78
【正文快照】: 1引言人格是指个体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杨丽珠,1993)。它作为个体的核心部分,长久以来一直是众多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一致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邹萍,杨丽珠;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2 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4期
3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J];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4 刘文,杨丽珠;基于教师评定的3~9岁儿童气质结构[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5 张晓;王晓艳;陈会昌;;气质与童年早期的师生关系:家庭情感环境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0年07期
6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7 杨红梅;;幼儿父母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年10期
8 温忠麟;叶宝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J];心理学报;2014年05期
9 杨丽珠;张金荣;刘红云;孙岩;;3~6岁儿童人格发展的群组序列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胡雁波;试论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3 张丽华,杨丽珠;3~8岁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4 邹萍,杨丽珠;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5 刘文;夏明珠;;3~5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6 杨丽珠;张华;;小学教师期望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学生知觉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3期
7 韩裕;;建构主义对儿童家庭教育方式选择的意义[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5期
8 夏明珠,刘文;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新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龚戬芳;杨最素;王追琴;周利娟;;舟山市286名幼儿内外向人格特征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12期
10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永强;白璇;赵冬阳;史亚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席猛;赵曙明;;合作伙伴关系实践、劳动关系氛围与组织依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吕逸婧;高志军;;真诚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明;公共服务动机的扩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晓琴;企业网络能力、跨组织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冷珊;父母共同养育、幼儿气质与幼儿人格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原雪雯;4~6岁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丹;3~5岁幼儿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媛媛;4~7岁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静鑫;4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教养方式对其8岁问题行为的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俊嬴;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亮;3~5岁幼儿幽默感发展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芸芸;;社会文化和家庭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2 “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促进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4 叶仁紫,顺明,Mary klevjord Rothbart;婴儿气质的追踪研究——中美跨文化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年04期
5 陈会昌,王莉;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1期
6 朱俊卿,陈会昌;农村温饱型地区父母的教育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7 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8 张晓;陈会昌;;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的研究概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9 徐速,刘金花;儿童自我控制水平与父母教育观念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10 刘金花;上海市中学生父母的教养态度及与台湾父母教养态度的比较[J];心理科学;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利萍;杜艳红;;对学龄前儿童人格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分析[J];学周刊;2012年21期
2 万生彩;;和谐家庭与儿童人格[J];山东教育;2007年Z6期
3 叶海燕;近代儿童人格的研究状况分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黄文澜;;论儿童人格研究思路的整体变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5 刘福珍;姚梅玲;;儿童人格研究进展[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6 高军;;儿童人格智能培养的策略[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晶;代文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谈父母在外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影响[J];学周刊;2011年24期
8 付云哲;;浅谈儿童人格的塑造[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2期
9 曹阳明;班级审美文化与儿童人格发展[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4期
10 兰文杰,宛容;从西尔斯的发展理论看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姚梅玲;刘福珍;;儿童人格研究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田晓霞;潘玉进;;温州华侨留守儿童人格与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丽珠;;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4 温宝兰;;浅谈游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张金荣;杨丽珠;;3~12岁儿童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量表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福珍;;儿童人格研究进展[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7 梁文涛;;佤族儿童人格初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金荣;杨丽珠;;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群组序列追踪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导师 庞丽娟 叶子;教师是怎样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赖晨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父母和儿童关系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 庞丽娟 叶子;谈儿童利群与合作品质的培养[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瑞娟;儿童人格教育中家校联系调查[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曙光;基于荣格理论的儿童人格双性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5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