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12 09:23

  本文关键词: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 社会支持 孤独 心理学 比较 农村人口


【摘要】:目的了解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差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江苏和贵州两地农村小学四到六年级743名儿童,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留守状态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只有东部儿童中存在差异(P值均0.05),表现为双亲外出儿童社会支持低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40.68±4.62,45.34±6.33,45.22±6.54),孤独感高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32.18±10.83,27.85±8.06,26.36±7.61);区域、留守状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孤独感均相关(r值分别为0.517,0.198,-0.469,P值均0.05);东部和西部不同留守状态儿童孤独感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5,0.85,P值均0.05),但各留守状态的儿童其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χ2值分别为18.07,23.66,54.74,P值均0.01)。结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儿童所获社会支持更低,孤独感总体水平及高孤独感的发生率均高于东部儿童。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儿童 社会支持 孤独 心理学 比较 农村人口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SJB232) 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项目(QKJB201320)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许多研究表明,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宝军;张彦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10期

2 江琴;Bj?rn Albin;;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特点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03期

3 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年07期

4 赵景欣;;养育者行为监控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反社会行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5 赵莲;凌辉;周立健;文晶;洪婉妍;;不同监护状况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友谊质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2期

6 邓纯考;何晓雷;;我国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差异研究——基于浙江与贵州两省四县的比较[J];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7 邓纯考;;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支持的资源与路径——基于西部地区四省两区的调研[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8 金灿灿;刘艳;陈丽;;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9 张连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与孤独感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10 张顺;王良锋;孙业桓;张秀军;;安徽省某农村地区3~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青;王苗苗;常瑞华;宋玉萍;;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9期

2 蒲永进;;留守儿童问题初探[J];中华少年;2016年24期

3 谢其利;宛蓉;;羞怯、自尊、社会支持与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4 谭千保;彭腊飞;肖倩怡;;返乡初中生的教师支持和心理适应: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J];青少年学刊;2016年04期

5 郭羽希;;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J];青春岁月;2016年15期

6 韩佳璇;;从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看当下农村的公共社会议题[J];大众文艺;2016年14期

7 李燕平;杜曦;;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以曾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视角[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8 赵力燕;李董平;徐小燕;王艳辉;孙文强;;教育价值观和逆境信念在家庭经济压力与初中生学业成就之间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年04期

9 严运楼;邢远阁;;农村留守儿童的网格化治理方式[J];重庆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10 杨颖;鲁小周;蔡林;;贵州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现状与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辉;张建人;钟妮;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及社交地位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2 杨文娇;;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12期

3 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年07期

4 姜锦泉;;“33433”模式:留守儿童教育的福音[J];江苏教育;2012年17期

5 邓纯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与学校教育对策——对浙南R市的调查与实践[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6 赵兰;唐娟;李科生;;留守未成年犯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7 王铁柱;陈明春;孙业桓;杨林胜;孙莹;曹庆庆;顾超美;韩腾伟;;某农村地区儿童抑郁现状与留守状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12期

8 纪林芹;张莹莹;陈亮;陈光辉;曾玉;张文新;;童年中期对抗行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9 张锦涛;刘勤学;邓林园;方晓义;刘朝莹;兰菁;;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6期

10 王晓娟;郑晓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2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吴文峰;卢永彪;;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张艳萍;徐晓暖;;改善贫困文化 强化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08期

7 陈新;李凤华;何爱桃;赵英;龙理良;奉水东;蔡练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8 李娜;张晓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压力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年09期

9 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10 甘雄;金鑫;;自尊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程虹娟;高晶;;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其满意度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雯;胡竹菁;;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芙蓉;;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晶晶;孔风;;大学生害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胡春梅;王蕾;;殡葬职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晟;吴捷;周雪梅;;老年人死亡态度、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邱慧燕;戴斌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7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大胜;基于社会支持的职业倦怠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5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维明;老年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博;高中生失败恐惧、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景永f;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玉妍;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慧媛;城市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6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6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