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青少年合作感及相关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3 02:31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合作感及相关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合作感 问卷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生活满意度、共情能力与其合作感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合作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使用青少年合作感问卷以及国际人格项目题库、共情能力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上海和南京两地的563名初中学生进行相关的测试。结果 (1)青少年合作感现状总体良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2)青少年合作感存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的显著差异;(3)人格因素中的宜人性能够有效地预测青少年的合作感水平;(4)在宜人性对于青少年合作感的影响中,共情能力是中介因素,生活满意度是调节因素,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中介的调节关系。结论宜人性和青少年合作感之间是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作者单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青少年 合作感 问卷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3SJB190001)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CXZZ13_0367) 南京理工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青少年的合作感是青少年情感素质体系中的一种情感。研究发现,青少年情感素质包含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生活情感、人际情感和情感能力六大种类。其中,合作感属于人际情感[1],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Ross和Rausch发现,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较高的人表现出更多的合作倾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孝富;孔康;赵斌强;李艳春;房绍霞;;大学生共情能力结构及其问卷编制[J];心理研究;2010年05期

2 卢家楣;刘伟;贺雯;袁军;竺培梁;卢盛华;王俊山;田学英;;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J];心理学报;2009年12期

3 王亚男;张景焕;;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4 邱海棠;罗庆华;傅一笑;杜莲;邱田;胡华;李静;蒙华庆;;中国西南地区青少年家庭满意度现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统计;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月;;大学生感知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包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改革的实验研究[J];才智;2010年25期

3 王钢;张大均;吴明霞;;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4 苏胜强;谢江田;肖明;;远程学习者满意度模型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6期

5 蒋秀英;邓云龙;;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卢奔芳;杨小青;;高职生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2012年15期

7 尹红;伍小飞;;基于健康产业平台人才培养的情感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2期

8 何方敏;孟繁洁;刘溪;;护理硕士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4期

9 巫文胜;盛晓红;;苏南城区4~6年级小学生情感素质的现状调查[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6期

10 贾绪计;林崇德;;创造力研究:心理学领域的四种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云;于建宏;;八周有氧锻炼对高中女生身体自我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金亭;基于CAT的中学生创造力评价技术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海彬;职前教师情绪觉察的特点及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黄莼;农民工满意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陈宁;教师的情绪预测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黄星;基于CIPP模型的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张鹏程;中学生课堂情绪体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兴红;福州市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玉敏;“蚁族”生存压力结构及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史若萌;高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云;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玲玲;心理生理视角下青少年爱国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玮;青少年情感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京卫;青少年正直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栋梁;青少年爱国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凤娟;工读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燕燕;青少年责任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吕勤;;饭店服务人员共情问卷的编制及其共情能力与服务绩效的关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姚本先,方双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研究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4 卢家楣;;论青少年情感素质[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5 卢家楣;对中学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学生调查[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0期

6 乔建中,严邦宏,陈履伟,程卫国,齐道兰;中学生情绪性素质的调查报告[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安秀琴;杨辉;徐建萍;宋丽萍;邱玉芳;;杰弗逊共情量表的编译及评价[J];护理研究;2008年22期

8 赵永萍,张进辅;青少年审美价值观调查与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周敏娟,姚立旗;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交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8期

10 刘慧娟,张t,

本文编号:840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40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