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情绪和分析思维对道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3 13:54

  本文关键词:情绪和分析思维对道德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判断 情绪 分析思维 道德绝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


【摘要】: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检验否存在道德的直觉判断;情绪是否会影响道德直觉判断;分析思维是否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分析思维启动是否会影响道德的直觉判断。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鲁东大学在校大学生共490人。预实验研究100名被试;研究一40人;研究二共120名被试,三种情绪状态下被试各40名;研究三共选取150名被试;研究四选用80名被试。 论文实验研究主要采用被试随机回答的实验研究范式,采用eprime2.0编写程序,把道德判断的任务随机排序让被试在规定时间内随机完成实验任务。该研究的理论背景是社会直觉模型,该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直觉加工是道德判断的最基本的过程,社会直觉模型认为直觉加工是道德判断的最基本的过程,道德判断的一系列加工是无意识的、快速的、无需努力的,凭道德直觉产生的,只有当各种直觉发生冲突时,才会出现道德推理,道德推理是有意识控制的、需要努力才能产生的[1]。推理过程是否也会在无意识层面上产生影响,是否会影响道德的直觉判断,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并设计了下面4个研究。研究1是在被试随机回答实验任务的情况下,如果被试正确率显著高于0.5的水平则证明存在道德的直觉判断;研究2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情绪启动,在被试进行道德判断前先启动悲伤、厌恶或者中立的情绪,,然后再让被试进行道德直觉判断,从而求出三种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推理的影响;研究4是用eprime2.0编程,先启动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分析思维,再考察其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 研究结果及得出的结论:(1)研究1的实验表明,被试做出道德判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0.5的机遇水平,道德的直觉判断是存在的; (2)研究2的实验结果显示,厌恶、悲伤和中立情绪状态下的正确率仍显著高于0.5的水平,厌恶和悲伤情绪的道德直觉判断的正确率都显著高于中立情绪。情绪影响道德的直觉判断; (3)研究3的实验结果表明,道德绝对主义使道德判断更极端;道德相对主义使道德判断的结果更趋中。道德绝对主义使对道德行为的评定更加极端,道德相对主义使对道德行为的评定更加趋中。 (4)道德绝对主义启动下与道德相对主义启动下的道德判断的正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道德绝对主义启动会增强道德的直觉判断,而道德相对主义启动会减弱道德的直觉判断。分析思维启动影响道德的直觉判断,启动道德绝对主义促进道德的直觉判断,启动道德相对主义削弱道德的直觉判断。
【关键词】:道德判断 情绪 分析思维 道德绝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一章 前言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1
  • 2.1 道德判断概述12-16
  • 2.1.1 道德判断的概念12
  • 2.1.2 道德判断的理论研究12-16
  • 2.1.2.1 道德判断的认知理论12-13
  • 2.1.2.2 社会直觉模型13-14
  • 2.1.2.3 双加工理论模型14-16
  • 2.2 情绪的概述16-18
  • 2.2.1 情绪的概念16
  • 2.2.2 情绪的分类16-17
  • 2.2.3 情绪的诱发17
  • 2.2.4 情绪与道德的相关研究17-18
  • 2.3 分析思维的概述18-20
  • 2.3.1 分析思维的概念18-19
  • 2.3.2 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19
  • 2.3.2.1 道德绝对主义19
  • 2.3.2.2 道德相对主义19
  • 2.3.3 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19-20
  • 2.3.4 分析思维启动的方法20
  • 2.4 问题提出20-21
  • 第三章 四项研究21-30
  • 3.1 预研究21-23
  • 3.1.1 预研究目的21
  • 3.1.2 预研究方法21
  • 3.1.3 预研究结果21-23
  • 3.2 研究一23-24
  • 3.2.1 研究目的23
  • 3.2.2 研究假设23
  • 3.2.3 研究方法23
  • 3.2.4 研究结果23-24
  • 3.3 研究二24-26
  • 3.3.1 研究目的24
  • 3.3.2 研究假设24
  • 3.3.3 研究方法24-25
  • 3.3.4 研究结果25-26
  • 3.4 研究三26-27
  • 3.4.1 研究目的26
  • 3.4.2 研究假设26
  • 3.4.3 研究方法26-27
  • 3.4.4 研究结果27
  • 3.5 研究四27-30
  • 3.5.1 研究目的27
  • 3.5.2 研究假设27
  • 3.5.3 研究方法27-28
  • 3.5.4 研究结果28-30
  • 第四章 综合讨论30-34
  • 4.1 道德直觉判断是存在的30
  • 4.2 情绪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30-31
  • 4.3 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推理和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31-32
  • 4.4. 创新点和应用价值32-33
  • 4.4.1 创新点32
  • 4.4.2 应用价值32-33
  • 4.5 展望33-34
  • 第五章 结论34-35
  • 附录A35-38
  • 附录B38-40
  • 附录C40-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温克勤;略谈道德相对主义[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2 林剑;论道德律令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J];学术界;2002年05期

3 王云强;郭本禹;吴慧红;;情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4 谢熹瑶;罗跃嘉;;道德判断中的情绪因素——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进行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5 王鹏;方平;姜媛;;道德直觉背景下的道德决策:影响因素探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6 谢天;周静;俞国良;;金钱启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7 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三):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01期

8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844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44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