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内隐观对跨期自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4 08:02
本文关键词:自信内隐观对跨期自信的影响
【摘要】:自信的形成和表达会受到情绪状态、社会比较、时间比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在时间序列中个体自信随时间认知框架变化的现象称为跨期自信。跨期自信有两种基本定义形式,一种是以时间点自信差界定的分离式跨期自信,另一种是以整个时间方向界定的知觉式跨期自信。已有研究发现,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一时间序列中,个体认为自己会变得越来好、越来越有吸引力、幸福感越来越高、自我进步越来越大。对应的个体自信也可能跨期提升,即人们认为自己自信的提升会越来越大。对于自我是否随时间变化有两种内隐观:一种认为是稳定、不变的实体/稳定论,另一种则认为是变化的、可提升的变化论。内隐观不但在时间比较中对自我的影响不同,还能调节主观时间距离对过去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消极情绪情境中稳定论者会理想化过去自我,而变化论者则贬低过去自我;稳定论者的远主观过去自我要比变化论者更积极。由此,个体信念与时间自我评价成为认识、维护或提升自信的一种可能途径。本研究从内隐观与时间自我关系的角度切入个人信念与时间方向对跨期自信的影响,在三个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实验法,考察内隐观对于跨期自信判断的影响,以及时间方向在此关系中的作用方式。研究1采用问卷考察个体本身持有的内隐观、时间方向和跨期自信的关系。结果发现,控制主、客观时间距离的影响后,未来方向的跨期自信要大于过去方向的跨期自信。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自信内隐观,变化论者未来方向的跨期自信要高于过去方向,稳定论者两个时间方向的跨期自信无差异。研究2以两个实验考察操纵暂时引发的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分离式跨期自信的影响。两个实验采用不同加工水平的自信内隐观操纵材料和程序,其中,研究2A使用低加工水平的操纵材料,研究2B则使用高加工水平/高自我卷入的操纵材料;研究2A先进行自信内隐观操纵,再进行时间方向上的自信评价及时间距离评价;研究2B则先进行现在自信评价,再操纵个体的自信内隐观,最后进行过去/未来自信评价及时间距离评价。两个实验的结果均发现,在控制主、客观时间距离的影响后,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分离式跨期自信均无显著作用。研究3以两个实验考察操纵暂时引发的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知觉式跨期自信的影响。两个实验采用不同加工水平的自信内隐观操纵材料,研究3A使用低加工水平的操纵材料,研究3B则使用高加工水平/高自我卷入的操纵材料。实验程序上,两个实验均采用先操纵个体的自信内隐观,再进行过去方向跨期自信评价/未来方向跨期自信评价及时间距离评价。数据分析发现,在低加工水平(研究3A),只有自信内隐观对知觉式跨期自信有显著作用。在高加工水平(研究3B),时间方向主效应显著,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自信内隐观,稳定论者未来方向的跨期自信大于过去方向;变化论者两个时间方向的跨期自信则无显著差异。对于过去方向,稳定论者的跨期自信小于变化论者;而对于未来方向,稳定论者与变化论者无差异。综上,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共同作用于跨期自信,具体表现为:(1)个体本身持有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影响其跨期自信,表现为未来方向的跨期自信高于过去方向,变化论者未来方向的跨期自信要高于过去方向,稳定论者两个时间方向的跨期自信无差异。(2)实验操纵暂时引发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跨期自信的作用模式因跨期自信的定义方式而不同。对于以两时间点自信差界定的分离式跨期自信,操纵暂时引发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均无显著作用。而对于以整个时间方向界定的知觉式跨期自信,自信内隐观操纵与时间方向有显著作用,但具体作用方式因对操纵材料的加工水平、自我卷入水平而有所差别。
【关键词】:跨期自信 自信内隐观 时间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文献综述11-19
- 1.1 自信11-14
- 1.1.1 自信的内涵、结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11-12
- 1.1.2 自信、状态自信、自信评价与跨期自信12-13
- 1.1.3 自信的测量13-14
- 1.2 时间自我评价14-15
- 1.2.1 时间比较14
- 1.2.2 时间自我评价理论14-15
- 1.2.3 时间自我评价的个体差异15
- 1.3 自信内隐观15-19
- 1.3.1 自信内隐观的内涵及特征15-16
- 1.3.2 内隐理论的相关研究16-18
- 1.3.3 自信内隐观的测量18-19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19-21
- 2.1 问题提出19-20
- 2.2 研究意义20-21
- 3 研究 1:个体本身持有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跨期自信的影响21-25
- 3.1 研究目的21
- 3.2 研究方法21-22
- 3.2.1 研究对象21
- 3.2.2 研究材料21-22
- 3.2.3 研究程序22
- 3.2.4 统计处理22
- 3.3 结果与分析22-25
- 4 研究 2:操纵暂时引发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分离式跨期自信的影响25-31
- 4.1 研究 2A25-27
- 4.1.1 研究目的25
- 4.1.2 研究方法25-26
- 4.1.3 结果与讨论26-27
- 4.2 研究 2B27-31
- 4.2.1 研究目的27-28
- 4.2.2 研究方法28-29
- 4.2.3 结果与讨论29-31
- 5 研究 3:操纵暂时引发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知觉式跨期自信的影响31-37
- 5.1 研究 3A31-33
- 5.1.1 研究目的31
- 5.1.2 研究方法31-32
- 5.1.3 结果与讨论32-33
- 5.2 研究 3B33-37
- 5.2.1 研究目的33
- 5.2.2 研究方法33-34
- 5.2.3 结果与讨论34-37
- 6 总讨论37-41
- 6.1 个体本身持有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跨期自信的影响37
- 6.2 操纵暂时引发的自信内隐观与时间方向对跨期自信的影响37-39
- 6.3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39-40
- 6.4 不足与展望40-41
- 7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9
- 附录49-59
- 附录1 跨期自信49-51
- 附录2 自信内隐观51-58
- 附录3 时间距离评价58-59
- 致谢59-61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文章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春雨;;试论时间方向的层次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湘江;桂业伟;涂国华;;捕捉间断的高精度数值方法[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军将;组合弹性结构振动问题的有限元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明月;自信内隐观对跨期自信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2 应娟娟;过去未来不同时间方向上的跨期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扬;耦合长短波方程的多辛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邓翠艳;指数算法求解偏微分方程及其在大气动力学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0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1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