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信息导航中用户的完形认知心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可视化信息导航中用户的完形认知心理研究
【摘要】:针对信息导航活动中用户表现出的认知规律,从完形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追溯。剖析检索用户的"心物场"在问题求解过程中的交互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完形趋向律"对可视化导航结果所产生的影响。阐明信息导航的认知本质是用户"补全知识图形"的观点,以期从心理学维度为可视化导航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北华大学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信息导航 心物场 完形趋向律 信息可视化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概念格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4B62) 吉林省社科联项目“面向社会需求的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省联1440-3)的成果
【分类号】:B842.1;G252
【正文快照】: 数字图书馆可视化技术的兴起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检索方式,可视化的多媒体网络载体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快捷、便利、可靠的科技信息资源[1]。然而信息爆炸的大趋势下,大数据化信息资源呈现出异源异构异质的新属性,伴随而来的是对信息用户检索手段的严峻考验。搜商已经毫无疑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永利;樊国晓;;信息检索的大理论及其实践[J];情报科学;2012年05期
2 方清华;;信息检索过程模型的认知分析[J];情报杂志;2007年01期
3 刘佳;沈旺;李贺;;信息检索认知模型及认知负荷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24期
4 滕广青;毕强;;知识组织体系的演进路径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年05期
5 周姗姗;毕强;高俊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信息检索结果可视化呈现方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郭淑新;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王成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刘刚;;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余秉颐;;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9 张晓峰;;浅谈人性论对先秦法律思想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何慧娟;;格式塔意象图式原理在翻译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秦金亮;;心理学史编纂中的方法论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秦金亮;;论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轨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马艳云;;视觉搜索不对称性研究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史晓宇;;浅议《论语》对党员干部素养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苗天德;;王徵(1571—1644)——机械发明家,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历史上著书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马作武;;孔子杀少正卯考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章莉萍;基于栅格模式的地图图形自动综合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魏璐璐;现代主义在中国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杜兆群;素描结构语言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周;;“植物之王”卡尔·林奈[J];科学大观园;2009年04期
2 许德山;张智雄;邢美凤;;面向本体知识库的可视化检索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08期
3 马张华,陈志新;阮冈纳赞对现代编目理论的贡献[J];图书馆论坛;1998年02期
4 邹永利;;情报学认知学派评述[J];图书馆论坛;2010年06期
5 赵蓉英;;论知识网络的结构[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9期
6 张爱霞;张新民;罗卫东;;信息查寻与信息检索的整合研究——对IS&R集成研究框架的评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10期
7 彼得·英格沃森;秦喜艳;陆伟;;情境驱动的交互式信息检索集成研究框架[J];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06期
8 程鹏;“《中图法》和《杜威法》对照系统”的研制[J];图书馆学研究;2001年02期
9 王畅;;可视化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以EBSCOhost2.0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造型艺术形式的完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付继华;周胜;;完形测试调查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3 于万锁;;完形语篇解读规律探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童丹;熊友奇;;译者的完形活动与诗词俄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李延福;;谈谈完形测验[J];山东外语教学;1980年02期
6 韩锺恩;;音乐·历史与“格式谱”——从风格演变看音乐与历史的‘完形关系’[J];音乐艺术;1985年02期
7 李河泰;;试谈完形测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8 李光荣;完形程序的由来及其在教学中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4期
9 刘安海;;论文学创作中的整合完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10 孙慧萍;;完形程序评述[J];福建外语;199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舒华;刘宝霞;苏昱;;中文易读性完形测验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玲;移情别恋的学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2 泸州高中 刘定洪;高考英语后期复习[N];泸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董文;设计因素对完形测试难度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宁晓芳;完形填充应用于英语课堂测试的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段中燕;完形测试中文化图式对学生测试过程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土润涛;设计因素对高中英语完形测试难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5 程光波;建筑完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兆梅;背诵对高中英语后进生高考完形阅读能力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4年
7 曹萍;中学英语教学的“完形”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胡萍萍;大班幼儿审美感知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2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1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