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推理的“推理题与推理知识双重结构模型”
本文关键词:人类推理的“推理题与推理知识双重结构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推理题与推理知识双重结构模型 逻辑加工 非逻辑加工 理性加工 非理性加工
【摘要】:本文将"知识和试题双重结构模型"重构成"推理题与推理知识双重结构模型",其主要观点包括:(1)"双重结构"是指在人类的推理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结构,即"推理题的内在结构"和"推理者的推理知识结构";(2)推理者对完成推理任务所需要的"推理知识"的理解水平决定其推理性质是属于"理性加工"还是"非理性加工";(3)判定推理结论的过程中存在"形式"和"内容"两种判定标准,并由此决定其推理性质是属于"逻辑加工"还是"非逻辑加工"。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推理题与推理知识双重结构模型 逻辑加工 非逻辑加工 理性加工 非理性加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252) 江西省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13jy22)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从英文文献中看,心理学对“人类推理”领域的实验研究始于Wilkins于1928年发表的“不同内容对形式三段论推理能力的影响”,而后有许多心理学者一方面通过实验研究描述并揭示人类推理过程中的各种加工规律,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建构理论模型来解释推理加工过程中的有关规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竹菁,朱丽萍;推理结论正确性判定标准再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胡竹菁;推理心理研究中的逻辑加工与非逻辑加工评析[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3 胡竹菁,张厚粲;论三段论推理过程中结论正确性的两种判断标准[J];心理学报;1996年01期
4 胡竹菁;胡笑羽;;Evans双重加工理论的发展过程简要述评[J];心理学探新;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莲荣;苏畅;;如何培养演绎推理能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胡竹菁,朱丽萍;推理结论正确性判定标准再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3 白学军,张兴利,史瑞萍;工作记忆、表达方式和同质性对线性三段论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4 魏勇刚;李红;;儿童归纳推理中的单调性效应和非单调性效应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曹欢;李永建;;知识作业难度的构成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6期
6 李平;;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管理学报;2013年09期
7 周荃;;范畴三段论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8 孙红梅;阴国恩;陈雪莹;;不同类别学习策略下的中医诊断学习:以舌诊学习为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9 黄琳妍;李虹;徐继红;;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策略偏好的情境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10 吴国宏;逻辑推理发生发展研究的新取向——元逻辑及元逻辑理解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千;佟月华;;延迟折扣的成因述评[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强;演绎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海燕;类别特征的相似性与竞争性对特征推理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华;条件推理双重加工的发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史滋福;贝叶斯推理问题解决中的认知偏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杨莉;两种概率表征的贝叶斯推理的加工过程[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瑾坤;知识作业过程及难度描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德枝;基于认知诊断的小学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动态评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曹欢;知识作业效率解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颜中军;苏珊·哈克逻辑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雁伶;三类复杂贝叶斯推理问题的自然频率格式促进效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清香;范畴三段论推理格效应的眼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亚飞;归纳推理属性效应中背景关系提取原则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冯秋景;小学生工作记忆与反事实推理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丽芳;时间压力对演绎推理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海涛;压力时间条件对直接推理中信念效应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潘真真;信息格式和问题内容对青少年贝叶斯推理的影响[D];聊城大学;2010年
8 吴欣;左右脑优势类型与三段论推理偏差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韦开军;大学生道义推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袁琳;9-11岁儿童日常情境中传递性推理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华;余嘉元;;推理过程中非理性现象的新解释[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廖菲;;双系统理论新进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邓立平;对“论三段论推理过程中结论正确性的两种判断标准”的几点评议[J];心理学报;1999年01期
4 胡竹菁,张厚粲;论三段论推理过程中结论正确性的两种判断标准[J];心理学报;1996年01期
5 孙彦;李纾;殷晓莉;;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6 肖前国;罗乐;余林;;推理与决策的双加工理论研究简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波;人格结构模型的研究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茂;谢光辉;;协方差结构模型的原理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巍;关于自尊理论存在的分歧与自尊结构模型不一致性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6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8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