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民族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策略 新疆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针对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保护意识淡薄、商业开发过度、传承秩序混乱、法律法规滞后、文化源流交织、现代体育冲击"等困境,提出如下保护策略:抓住战略契机,增强保护意识;加强政府主导,改善政策环境;重视民间传承,力主科教并行;完善法律体系,实现利益均衡;确保把根留住,保持区别对待;促进合理进化,倡导理性回归。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TY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C890036)
【分类号】:G812.7
【正文快照】: “一带一路”分别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战略构想,对于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具有积极作用[1]。“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致力于打造亚洲、欧洲、东非等65个沿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志峻;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12期
2 王荷英;谢丽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11期
3 杨敏;王勇;;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4 邬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韩志芳;马成秋;;河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李全德;赵福祥;郭金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J];运动;2010年06期
7 吴文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J];运动;2011年14期
8 姚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09期
9 王永华;;论温州龙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体育科技;2013年01期
10 俎浩;曲天敏;;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福建体育科技;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荷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高斌;;北京2008年奥运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虞定海;牛爱军;;对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刘亚;;广东省21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张红霞;孙金波;;政策视角下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刘戈;;非遗视角下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的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国伟;周利;;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崔丽丽;张志勇;;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代价值[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N];中国体育报;2013年
2 于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收藏功不可没[N];太原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蒋亚明;加强文化与体育结合力度[N];中国体育报;2012年
4 记者 霍然;我区表彰文体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N];喀什日报(汉);2007年
5 王中其;贰柒拾:从草根到非物质文化遗产[N];乐山日报;2007年
6 本报综合报道;专家眼中的开幕式[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吴静 记者徐翔;北镇文化体育繁荣发展铸品牌[N];锦州日报;2009年
8 杨金海;中国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集邮报;2013年
9 记者 李文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催热活态文物收藏[N];金融时报;2006年
10 谭德惠;以文化艺术视角解读2010年新邮选题[N];中国集邮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镇新;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2 米永忠;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祝程;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嘉兴“踏白船”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铭峻;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蹴鞠运动的传承与保护[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6 王贺北;成都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7 赵盼;新农村背景下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莲湘舞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8 郭小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评审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唐艳霞;湖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10 钟元博;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8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16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