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参考:《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多元化和合作共赢的特点。妥善解决国际争端是成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保障。现有国际争端解决体系在适用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机制不足、机制过剩和不相匹配等问题。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体系,要充分利用全球性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平台,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理念和沿线国家的发展实际,通过双多边协商,逐步探索特色化的区域争端解决机制,并借助亚投行等区域性组织实现争端解决机制的体系化、制度化。
[Abstract]:Belt and Road's strategy is inclusive, open, diversified and win-win.Proper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Belt and Road's strategy.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mechanism, excess mechanism and mismatc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To establish the "Belt and Road"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to combine the concep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reality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nd through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nsultations.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step by step, and to systematize and institutionalize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with the aid of the AIIB and other regional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战略的法治思维与争端解决机制研究”(16BFXJ01)
【分类号】:D99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都亳;我国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策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2 ;“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京举行[J];中国司法;2001年02期
3 倪世雄,成帅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发展中国家[J];国际论坛;2001年01期
4 张玉卿;;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认识[J];中国法律;2002年01期
5 孙艳丽;WTO争端解决机制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孙智慧;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优点及不足[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王春婕;论发展中国家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运用[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8 陈立虎;论WTO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的协定、诉讼和主体[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王新;WTO争端解决机制和下一轮谈判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律师世界;2002年02期
10 苏万觉;;WTO争端解决机制述评及我国的应对[J];福建法学;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孝柏;;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程序正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陈敬;;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家力;李舒;;中国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2年卷)[C];2011年
4 陈琛;;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5 余敏友;;WTO争端解决机制:成就与问题[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立文;;简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控制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工具[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余敏友;;论欧共体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明钱;;浅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解[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9 李巧玲;;小议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执行争议程序[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龚柏华;;入世以来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回顾与展望[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廷;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N];国际商报;2003年
2 冯霞;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N];法制日报;2010年
3 记者 崔鹏;中方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11年
4 李小军;WTO争端解决机制介评及应对策略[N];福建日报;2002年
5 张卫;WTO争端解决机制简介[N];法制日报;2002年
6 韩立余;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再认识[N];国际商报;2003年
7 张晓东;争端解决机制面临挑战[N];国际商报;2003年
8 汤春来;研究WTO争端解决机制应对未来的贸易纠纷[N];经济参考报;2001年
9 陈 彬;发展中的APEC争端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邢梦宇;运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心态更成熟[N];中国贸易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权家敏;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毛燕琼;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与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鹏基;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吕微平;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当程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赵恩广;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争端解决机制在WTO框架下的并存及拓展[D];复旦大学;2010年
7 易波;WTO非违法之诉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王永杰;WTO补贴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韩逸畴;WTO贸易政策灵活性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磊;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D];西北大学;2009年
2 向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于虹;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周丹丹;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蓝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郝耀华;发展中国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庄伟;发展中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轶坚;《能源宪章条约》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管辖重叠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徐晟;南共体争端解决机制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胡晓琳;WTO争端解决机制效率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4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73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