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的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贸易 ; 参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目标深远广阔,投入巨大,要实时关注其实施的效果,进而展开理论分析,及时调整战略的实施。对古代丝绸之路历史回顾发现,丝绸之路虽因政治外交原因而开,但因商业利益而兴盛。丝绸之路上与经济利益无关的政治外交活动终难长久。2007—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份额呈上升趋势,但过去的3年份额稳定维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促进作用尚需解释和观察。基于对沿线62国2015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沿线国家的经济体量是决定与中国进出口总额的首要因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在于提高"政策沟通度",大力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这些政策的作用尚不显著。因此,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政府与市场要恰当分工。
[Abstract]:Belt and Road's initiative has far-reaching goals and huge investm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its implementation in real time, and then carry ou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dju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in time.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lk Road flourished because of commercial interests although it was opened for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easons.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activities tha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economic interests on the Silk Road will not last long. Between 2007 and 2015, the shar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Belt and Road" has been on the rise.However, the share of the past three years has remained stable, and the rol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promoting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needs to be explained and observ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ross-sectional data of 62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in 2015, the economic volume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of China.The focus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to improve "policy 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e i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However, the role of these policies in promoting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has not been significant.Therefore, to promote China's trade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should be properly divided.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商学院;
【分类号】:F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西风;老挝同周边国家贸易快速发展[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6年12期
2 ;俄罗斯经济复苏鞋类进口快速成长[J];西部皮革;2001年04期
3 赵伟;;对欧核心国家贸易无利坏有利好[J];大经贸;2011年09期
4 Л.弗拉基米尔斯基 ,郭松根;印度的国家贸易公司[J];东南亚经济资料汇编;1960年02期
5 薛建红;河南与周边国家贸易态势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尔东;泰国与非洲国家贸易近年来增长迅速[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7年03期
7 ;欧元国家贸易倍增[J];粤港澳价格;2001年10期
8 龙华;;我国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合作的潜力分析——以中印贸易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3期
9 秦海霞;;壁垒是这样筑成的 欧美国家贸易设限机制扫描[J];产品可靠性报告;2010年Z1期
10 刘汉杰;;发展中的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贸易[J];国际贸易;199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 宋国友;打造与周边国家贸易“升级版”[N];人民日报;2013年
2 记者 罗霞 通讯员 耿伊潇 林柏荣;对海上丝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近50%[N];海南日报;2014年
3 周岚;对外贸易:以邻为上[N];国际商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曲强奎 游澳门网站记者 张锋锐;推动与葡语国家贸易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9年
5 记者 孙丽朝;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摩擦抬头[N];北京商报;2014年
6 记者 王志彦;自贸区首个国家贸易馆开馆[N];解放日报;2014年
7 胡积康;南共市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N];国际商报;2001年
8 记者 宋西林;如何看待入世后的国营贸易管理[N];中国企业报;2002年
9 记者王洁明;中国履行世贸条款好于预期[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记者 丛丽娜 本报评论员;中国西藏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拉萨开幕[N];西藏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骏;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路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郑好;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潜力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
3 刘孟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4 朱一超;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变迁研究(1950-2010年)[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台宁;海关贸易管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邱比昂(OBABAKA ROSS DUBIEN);[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7 朱传伟;中国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4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73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