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中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锁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0:35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国际分工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发达国家专注于研发设计、市场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将制造和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以此为契机,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优势,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但始终被锁定在低端环节,全球价值链升级受阻。与此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及劳动力优势愈加明显,而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我国装备制造业正面临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的困境。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基于WWYZ生产链长度体系和WWZ总贸易核算框架,利用WIOD2016年最新的国家投入产出数据,从物理位置和经济位置两个层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低端锁定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从物理位置上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均小于1,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下游,除汽车、挂车和半挂车制造业(C29)排名20位以内,其余各细分行业均在43个国家中排名靠后。从经济位置上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获利模式虽有所改善,但仍以出口最终产品获利为主,依旧位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次,从路径依赖理论出发,结合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的形成原因,分析得出初级生产要素依赖、技术引进依赖和贴牌生产依赖三条锁定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两个大方向:渐进式突破路径和跨越式突破路径。其中渐进式突破路径包含生产能力拓展路径、技术能力拓展路径和营销能力拓展路径三方面。最后,在突破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前文分析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包括响应“智能制造”战略,促进要素结构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壮大自主品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装备制造业服务化;依托“一带一路”,构建区域价值链。
【图文】:

变化情况图,全球价值,装备制造业,链长度


F逡逑表示国内增加值经历了多次跨境,代表GVC的深度参与。分解后的结果见附表A逡逑和附表B,2000-2014年各细分行业三部分的变化情况如图3.5所示。逡逑结合图3.5和附表A、B来看,2000-2014年间,除未另分类的机械和设备制逡逑造业(C28)与汽车、挂车和半挂车制造业(C29)邋PLv_GVC_R和PLv_GVC_F逡逑缩短之外,其余各行业价值链长度各部分均实现延长,这也说明未另分类的机械逡逑和设备制造业(C28)与汽车、挂车和半挂车制造业(C29)价值链前向长度缩短逡逑是由被进口国直接吸收部分与被其他国家间接吸收部分长度缩短造成的。逡逑此外,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全球价值链的前向长度还是后向长度,复杂跨逡逑-32-逡逑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单位,增加值


export邋in邋2000、2014(Unit:邋%)逡逑数据来源:根据WIOD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计算整理逡逑其次从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图3.7)来看,除金属制品制造业(除机械设备)逡逑(C25)和未另分类的机械和设备制造业(C28)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率有0.3-0.4%逡逑的上升之外,其余各细分行业均下降,这也就导致了整个装备制造业出口中的国逡逑外增加值比重下降。这也表明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对于国外上游行业的依赖减弱。逡逑另外,与增加值出口率最低相匹配,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26)逡逑的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最高,,说明其更多地进口中间产品从事加工组装生产。逡逑而汽车、挂车和半挂车制造业(C29)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最低,对国外中间逡逑产品的依赖程度最低。逡逑上述分析表明,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逡逑提高,大部分行业对国外上游行业的依赖程度降低,但所获得的分工收益的比重逡逑却在下降,出口获利模式虽有所改善,但依旧以出口最终产品和一般零部件为主,逡逑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逡逑-3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定胜;刘洪愧;杨志远;;中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演变——基于增加值核算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5年11期

2 王直;魏尚进;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3 马风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和上游度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8期

4 刘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与分析——基于附加值贸易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5 林桂军;何武;;全球价值链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特征[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6期

6 张慧明;蔡银寅;;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低端锁定”——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1期

7 胡大立;刘丹平;;中国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成因及其突破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3期

8 沈梓鑫;贾根良;;增加值贸易与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陷阱[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04期

9 王岚;盛斌;;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美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利益[J];财经研究;2014年09期

10 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2642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2642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