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依赖敏感性与脆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13:14
  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和构建脆弱性指数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敏感性与脆弱性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都是正向敏感,且多为高敏感;大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敏感度低于贸易敏感度,投资脆弱度高于贸易脆弱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CAFTA升级版协调合作机制,促进相互依赖;加大双向投资,提高投资敏感度和降低脆弱度;重视东盟的高脆弱性国家,大力发展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树立海陆合作并举的观念,破解陆域合作思维带来的脆弱性影响等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亚太经济.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依赖敏感性与脆弱性研究


2017年中国对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脆弱性指数值

东盟,幅度,差距,贸易依存度


3.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不对称贸易依赖幅度增大。如图1,贸易依存度的差距在2003年的时候为5.66,每年差距都在扩大,2017年甚至达到14.43,与2000年相比,不对称幅度扩大了4倍有余,可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不对称贸易依赖呈现扩散的趋势,这表明双方的贸易依赖度不对称越来越大,且主要是东盟对中国越来越依赖。(二)投资依赖表现与特点

东盟


1.中国与东盟整体投资依赖度不高,但总体上看依赖度在不断增加;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依赖更大,而东盟对中国的引资依赖更大;中国与东盟的投资与引资均为不对称的依赖,2007年后引资的不对称幅度变大,而投资不对称幅度在2015年后增大(如图2)。从投资来看,中国与东盟整体的投资密集度非常小,说明了彼此依赖度并不高。此外,2017年中国对东盟整体的投资密集度为0.73%,高于东盟对中国的0.55%,2007年至2013年,东盟对中国的投资密集度更大,而2014年后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密集度超过了东盟对中国的,这说明2014年后中国加大了对东盟的投资力度,并且双方在投资方面的依赖度大为增加。从引资看,东盟对中国的引资密集度从2007年开始便一路高涨,2017年达到3.22%,而中国对东盟的引资密集度只有0.04%。图3显示,中国与东盟的引资依赖差距越来越大,代表着不对称相互依赖的幅度越来越大,2007年不对称幅度仅为0.17%,之后逐渐增加,2012年突破1%,2015年达到3.18%;而投资方面显示,中国与东盟投资依赖的不对称存在,但幅度性不算大,而且部分年份呈现对称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后投资不对称幅度超过以往数值,2017年达到3.18%。随着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加大,以及东盟越来越依赖中国的投资,双方的投资密集度增大,其不对称幅度也将会继续加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相互依赖:和平之路抑或冲突之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实证研究(1981~2007)[J]. 庞铭辉,敖杏林.  当代亚太. 2016(03)
[2]中越经济依赖关系敏感性研究[J]. 陈江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05)
[3]国际合作中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关系和规律探究——以中国—东盟经贸数据为量化分析样本[J]. 张彦.  太平洋学报. 2015(01)
[4]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基于“金融恐怖平衡”视角的分析[J]. 项卫星,王冠楠.  当代亚太. 2012(06)
[5]中日韩三国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定量分析[J]. 石柱鲜,姚国权,王宝阳.  东北亚论坛. 1992(04)

博士论文
[1]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相互依赖与世界和平[D]. 邝艳湘.外交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贸易关系视角下的东盟地区地缘经济风险分析[D]. 叶恺臻.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
[2]经济相互依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 李尉华.国际关系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262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262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