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国际合作与经济增长潜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7-17 16:45
  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兴起以及中国亟待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背景下,提出一种衡量整体经济增长潜力的非参数计算方法,将54个潜在国际合作国家视为整体,基于稳健整体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整体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通过引入衡量自身经济发展的技术性效率和衡量跨国合作的结构性效率,分析54个样本国家1990—2014年经济增长和驱动因素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对于潜在国际合作国家,仅凭一己之力改进本国的技术性效率,能实现的经济增长提升空间非常有限;如果加强国际合作,则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结构性效率,进而显著提升产出水平。研究期内样本国家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 83%,其中结构性效率变化的贡献仅占0. 23%,因而大力挖潜国际合作空间,提升科技创新的跨国合作和技术吸收能力,必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国际合作与经济增长潜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1990—2014年潜在国际合作国家整体绿色TFP增长及分解

国际合作,绿色,国家,结论


1990—2014年潜在国际合作国家整体绿色TFP与传统TFP增长比较

趋势图,效率,国家,样本


图3展示了1990—2014年间潜在国际合作样本国家整体效率及分解效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总体效率改进空间呈递减趋势,但自2007年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这可能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所导致。进一步对总体效率改进空间进行分解发现:结构性效率改进空间的变化趋势与总体效率改进空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大于30%);技术性效率改进空间则维持在10%以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这说明,由结构性效率改善推动的总体效率提高存在巨大空间,潜在合作国家如拒绝国际经济合作,仅凭一己之力改进本国的技术性效率,总体效率改善的提升空间将非常有限,因而合作共赢应成为潜在国际合作国家未来经济新增长的重要路径。表2反映的是潜在国际合作样本国家的总效率、技术效率和结构效率改进空间均值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平均总改进空间为49.83%,其中,技术性效率的改进空间均值仅为6.43%(贡献比重为13%),而结构性效率的改进空间均值高达43.4%(贡献比重为87%)。这一数据表明,结构性效率改善对提高潜在国际合作国家的总体经济效率水平可发挥更大作用,样本国家采取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是提高各国总体效率的主要来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思想及其世界意义[J]. 黄晓凤,何剑,邓路.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4)
[2]科研创新提高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J]. 葛鹏飞,徐璋勇,黄秀路.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9)
[3]“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J]. 黄秀路,韩先锋,葛鹏飞.  经济管理. 2017(09)
[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关系检验——基于“一带一路”沿线21国研究[J]. 付韶军,孙强.  财会月刊. 2017(27)
[5]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J]. 王兵,朱宁.  经济研究. 2011(05)



本文编号:328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28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