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纤维进口贸易格局及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0 18:27
  本文构建了"一带一路"纺织纤维贸易网络,基于社区发现、网络可视化、节点重要性排序分析等方法,分析该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研究发现: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65个国家纺织纤维进口贸易影响日趋显著;贸易网中"国与国之间的平均路径长度"呈变小趋势、"纺织纤维贸易互通性"正逐步增强;目前尚未处于贸易网核心的部分国家"通过与65国之外的对象建立贸易联系"的行为,客观上正进一步扩大了"一带一路"倡议所覆盖国家的深度和广度。对节点PR值分析则显示:中国、土耳其、泰国、印度、巴基斯坦、阿联酋在沿线国家进口贸易网络中占重要地位。此外,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2012和2016年的纺织纤维进口贸易网络的社区分析,本文还发现:65个国家均被分成了三个社团,且相应年份中,以中国为核心的社区在整个贸易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33(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纤维进口贸易格局及演化分析


2012年-2017年图密度演化示意图

示意图,路径长度,直径,示意图


网络直径:网络中任意两节点间距离的最大值。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特征路径长度):网络中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算术平均值。网络直径和平均路径长度的演化趋势见图2所示。从图2可见:(1)网络直径除2012年为4之外,2013-2017年均为3,说明网络连通性变得更好,暗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2)平均路径长度整体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2017年的平均路径长度达到最低值。中国作为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创始国,该倡议得到64个国家积极响应,各国各类经贸联系开始逐步加强。可以预期,当通过五至十年的长期经贸往来发展,基础设施环节本身的相关滞后效应消除后,整个贸易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还会继续下降。

折线图,国家,折线图,纺织纤维


下面的图3是2012-2017年PR值均在前10的6个国家:China(中国),Turkey(土耳其),Thailand(泰国),India(印度),Pakistan(巴基斯坦),UnitedArabEmirates(阿联酋)的PR值演化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整体来看,在“一带一路”65国间的纺织纤维进口贸易网络中,2012年-2017年PR值均在前10的6个国家的PR值变动不大(PR值约在0.03~0.01附近变化)。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受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关系影响的滞后效应,6个主要国家的PR值在2013年前后会有波动,但在四年后的2017年里,6国PR值比2012-2016年的PR值均偏低。2017年该6个国家的PR总值达到最低,而6国之外的其他各国的PR值达到最高。这表征“一带一路”倡议对贸易网络关系演化发展的作用逐渐开始凸显,总体上,65国的贸易联系变得均匀且紧密。此外,65国纺织纤维进口贸易网络中,中国的PR值2012年-2017年一直排在首位,说明作为初始倡议国,因对纺织纤维生产资料进口总体需求量较大,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纺织纤维进口贸易网络中一直占有较为重要的引领地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印两国纺织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 谭俊波,罗元政,张志彬.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03)
[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竞争力比较分析[J]. 丁锋,姚新超.  国际经济合作. 2018(04)
[3]“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与全球贸易网络的拓扑关系[J]. 宋周莺,车姝韵,杨宇.  地理科学进展. 2017(11)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然气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J]. 马远,徐俐俐.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3)
[5]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分析[J]. 邹嘉龄,刘卫东.  地理科学. 2016(11)
[6]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 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5)
[7]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J]. 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  世界经济研究. 2015(03)
[8]“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联系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省区尺度和国家尺度的社会网络分析[J]. 王娜,陈兴鹏,张子龙,高鸿欣.  西部论坛. 2015(03)



本文编号:3293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293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