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动视角下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9:58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重塑关键期。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致力于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全球价值链是一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载体。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互利共赢,是中国的一贯主张。"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是中国为完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作出的重要贡献。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形成产业联动格局。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备产业联动的现实基础,应着力破解制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的现状分析
(一)产业联动规模迅速扩大
(二)产业联动领域不断深化
(三)产业联动机制日益完善
(四)产业联动载体蓬勃发展
(五)产业联动微观基础不断夯实
四、产业联动视角下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机理分析
(一)“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为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提供前提条件
(二) “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产业转移,为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提供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建设能够通过产业联盟催生一大批跨国企业,为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奠定微观基础
五、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的主要问题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配套能力较差
2.产业联动面临较大风险
3.产业联动沟通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4.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不健全
5.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
6.企业跨国经营能力有待增强
7. 产业联动的扶持政策与服务支持体系严重不足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的对策建议
1. 大力推进互联互通
2. 着力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3. 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4. 强化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5. 构建政策扶持体系
6.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价值链长度与制造业企业创新——兼论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破局[J]. 吕越,包雅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2]OFDI与双边国家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J]. 彭澎,李佳熠. 产业经济研究. 2018(06)
[3]“一带一路”倡议下“三环流”价值链体系构建与推进路径[J]. 孙军,高彦彦.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05)
[4]“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J]. 李敦瑞.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8(05)
[5]“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J]. 刘敏,赵璟,薛伟贤. 国际经贸探索. 2018(08)
[6]“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J]. 刘志彪,吴福象.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8)
[7]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国主导的“双环流全球价值链”战略研究[J]. 韩晶,孙雅雯. 理论学刊. 2018(04)
[8]“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检验[J]. 黄先海,余骁.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7)
[9]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研究[J]. 陈健,龚晓莺.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1)
[10]“一带一路”与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构建[J]. 张远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6)
本文编号:3295675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的现状分析
(一)产业联动规模迅速扩大
(二)产业联动领域不断深化
(三)产业联动机制日益完善
(四)产业联动载体蓬勃发展
(五)产业联动微观基础不断夯实
四、产业联动视角下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机理分析
(一)“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为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提供前提条件
(二) “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产业转移,为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提供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建设能够通过产业联盟催生一大批跨国企业,为共建“一带一路”价值链治理模式奠定微观基础
五、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的主要问题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配套能力较差
2.产业联动面临较大风险
3.产业联动沟通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4.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不健全
5.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
6.企业跨国经营能力有待增强
7. 产业联动的扶持政策与服务支持体系严重不足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联动的对策建议
1. 大力推进互联互通
2. 着力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3. 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4. 强化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5. 构建政策扶持体系
6.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价值链长度与制造业企业创新——兼论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破局[J]. 吕越,包雅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2]OFDI与双边国家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J]. 彭澎,李佳熠. 产业经济研究. 2018(06)
[3]“一带一路”倡议下“三环流”价值链体系构建与推进路径[J]. 孙军,高彦彦.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05)
[4]“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J]. 李敦瑞.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8(05)
[5]“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J]. 刘敏,赵璟,薛伟贤. 国际经贸探索. 2018(08)
[6]“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J]. 刘志彪,吴福象.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8)
[7]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国主导的“双环流全球价值链”战略研究[J]. 韩晶,孙雅雯. 理论学刊. 2018(04)
[8]“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检验[J]. 黄先海,余骁.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7)
[9]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研究[J]. 陈健,龚晓莺.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1)
[10]“一带一路”与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构建[J]. 张远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6)
本文编号:3295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2956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