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隋唐府兵制消亡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7-10-09 12:30

  本文关键词:试论隋唐府兵制消亡的原因


  更多相关文章: 府兵制 均田制 关陇政治集团 三长制 兵部 藩镇


【摘要】: 府兵制肇始于西魏、北周成熟于隋唐之际。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达到鼎盛的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在中国封建社会兵制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为唐朝开辟了广袤的疆域。直至唐朝中叶,府兵制逐渐走向衰亡,整个体系全盘崩溃。 本文还专门设立一个章节分析了府兵制封建化的一个过程,这对于深入分析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府兵制衰亡的根本原因,追溯到最根本的经济制度即土地制度上。抓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阐释府兵制与均田制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府兵制的基础之上的,是进一步的升华,同时由这一理论而延伸出来的府兵制消亡的其他社会原因: (一)是兵部通过武举选拔人才,而不再固定于从均田制之下的农民中去选拔兵士; (二)是藩镇的兴起对于府兵制的冲击也是相当的大,藩镇通过对土地的兼并以及专制独裁的统治政策,使得土地私有化程度变高,均田制被破坏。 这两点社会原因都是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去论述的,没有脱离本文的中心,而是进一步地强化了本文论述重心。
【关键词】:府兵制 均田制 关陇政治集团 三长制 兵部 藩镇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1;K2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10
  • 0.1 府兵制的传统解读7
  • 0.2 府兵制的现代解读7-8
  • 0.3 本文对于府兵制的解读8-10
  • 第一章 府兵制的发展与沿革10-21
  • 1.1 西汉、东汉时期的兵制10-11
  • 1.2 曹魏时期兵制的发展11-14
  • 1.3 “府兵制”制度由来14-15
  • 1.4 北魏时期府兵制的演化15-16
  • 1.5 西魏时期的府兵制由鲜卑部落制向汉化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的过渡16-20
  • 1.5.1 府兵制中的人事格局与军权的初步的封建化16-18
  • 1.5.2 乡兵被纳入府兵系统汉化的逐步加深18-20
  • 1.6 府兵制在北周与隋朝的延续20-21
  • 第二章 均田制的产生与发展21-27
  • 2.1 鲜卑部落初期实行“计口授田”21-23
  • 2.2 均田制的施行23-24
  • 2.3 三长制的推行24-27
  • 第三章 隋唐时期府兵制与均田制的调整与发展27-35
  • 3.1 恢复府兵的汉姓27
  • 3.2 隋文帝时期军户的废止27-28
  • 3.3 隋朝时期继续推行均田制以及军人授田28-31
  • 3.3.1 隋朝继续推行均田制28-29
  • 3.3.2 军人受田,寓兵于农29-30
  • 3.3.3 军人的资粮给养30-31
  • 3.4 唐朝均田制是维护地主阶级占有的一种土地制度31-33
  • 3.4.1 唐朝的均田制继续施行31-32
  • 3.4.2 军人授田32-33
  • 3.5 均田制与府兵自备资粮的关系33-34
  • 3.6 府兵制的消亡34-35
  • 第四章 均田制破坏对府兵制的影响35-41
  • 4.1 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35-39
  • 4.1.1 土地所有权逐步的私有化加速了均田制的破坏35-37
  • 4.1.2 土地私有化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37-38
  • 4.1.3 商品货币关系侵蚀到府兵制中38
  • 4.1.4 租庸调制的变化影响均田制下的农民38-39
  • 4.2 均田制与府兵制的互动关系39-41
  • 第五章 影响府兵制消亡的其他社会原因41-45
  • 5.1 唐朝兵部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军事人才对府兵制的影响41-42
  • 5.2 唐朝藩镇的兴起对府兵制的影响42-45
  • 结语45-49
  • 致谢49-52
  • 参考文献52-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莉莉;;20世纪80年代以来均田制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刘尧庭;在隋代均田制度下的土地集中[J];史学月刊;1954年06期

3 袁昌隆;;初授的永业田不是均田农民原有私地——永业田性质探讨之一[J];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4 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下奴婢、官吏的“授田”与限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卞孝萱 ,孙永如;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隋史新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6 张升森;;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前期的均田制[J];丝绸之路;2009年24期

7 武建国;西魏大统十三年残卷与北朝均田制的有关问题[J];思想战线;1984年02期

8 熊亚非;关于均田制的几个问题[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9 王晓燕,左学德;日本班田制的形成及其与唐朝均田制的差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胡如■;;唐朝的府兵是怎样改变成_M骑和禁军的?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改变?[J];历史教学;195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耀中;;从课督农桑再看北朝均田制的性质[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如雷;;两件敦煌出土的判牒文书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3 孙继民;;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府兵的征行制度[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4 冯尔康;;租庸调法的“庸”之制度化在于何时?[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5 卢开万;;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6 王双怀;;试论开元时期的经济政策[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7 褚良才;;敦煌变文中的古代军语汇释[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刘精诚;;北魏末年人民起义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改革[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9 黄新亚;;唐初徭役考辨[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10 郑欣;;西晋的历史地位[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风;北魏首创的均田制(下)[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2 赵云旗 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国富不如民富:隋代财政千古之谜[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张丽;鲜卑骄子鸿鹄之志 改革融合励精图治[N];山西政协报;2006年

4 主撰 刘传葵;投资基金 猛醒之睡狮(上)[N];证券日报;2004年

5 国风;专制帝国权力的分享者及门阀世家势力瓦解[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6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和管制与放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祁睿;大唐第一个甲子年 由治世向盛世的辉煌过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曾祥书;中西方历代兵役制度的发展演变[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9 刘继涛;甘肃庄浪出土的军事信物隋虎符[N];中国文物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世鹏 通讯员 崔传存;十三弱项亟待突破[N];联合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煜瑞;古代文献所见国家土地管理理念的历史回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熊伟;府兵制政治过程论[D];浙江大学;2008年

3 商兆奎;唐代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宝通;北朝隋唐的屯田与均田[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谷小勇;晋唐人丁为本税制的形成及后世演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钊阳;唐代税收体系的制度缺陷和执行弊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曹印双;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郑壹教;南宋货币与战争[D];河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潇;试论隋唐府兵制消亡的原因[D];贵州大学;2007年

2 朱俊;隋代卫府官考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许杨磊;唐代由盛转衰原因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小永;隋代鹰扬府新考订[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姜远飞;府兵制与西魏北周政治[D];山西大学;2008年

6 韦冲;武川集团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琛;北朝晚期的社会与法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袁璨;论律令在唐土地制度实践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姜涛;西魏北周府兵制下的部曲、私兵国家化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李大兴;“贞观之治”的当代法理学解读[D];烟台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0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00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