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与汉末文学
发布时间:2017-10-09 15:49
本文关键词:党锢之祸与汉末文学
更多相关文章: 党锢之祸 文化背景 士人心态 汉末文学 文学独立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党锢之祸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汉末文学的影响。按内容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论述党锢之始末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东汉中期以后,王朝政治日趋黑暗。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与专权的宦官势力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党锢之祸则是双方矛盾激化的直接后果。昏君暗主与儒家精神的冲突、重视“名节”的风俗、批判思潮的盛行对党锢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残酷的政治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道家思想的复萌。 第二章主要考察党锢之祸对汉末士人心态的影响。我们以为当时士人的心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党人为代表的积极参与心态;二是自保心态,以郭泰为代表的士人为自保而不仕,以蔡邕为代表的士人为自保而入仕;三是彷徨在享乐和忧伤之间的迷失心态,这以《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为代表。 第三章主要以士人对各种文体的态度为主线,通过对各种文体代表作品的分析,考察党锢之祸对汉末文学新变的影响。就不同文体而言,党锢之祸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具体而言,党锢之祸对公文、谣谚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书信和诗赋则是士人情感交流和宣泄的方式;碑文折射出汉末品评的风气;子书体现的是士人对社会政治的反思和总结;激烈、残酷的政治斗争使得士人自觉或被迫远离政治,投身于文艺,文学独立的观念被普遍的接受。
【关键词】:党锢之祸 文化背景 士人心态 汉末文学 文学独立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K2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前言8-12
- 第一章 党锢之始末及其社会文化背景12-35
- 第一节 党锢之始末12-19
- 第二节 党锢之祸的社会文化背景19-35
- 第二章 党锢之祸与汉末士人心态35-49
- 第一节 积极的参政意识35-40
- 第二节 仕或不仕:自保心态40-44
- 第三节 忧伤与享乐:信仰迷失的仿徨44-49
- 第三章 党锢之祸与汉末文学新变49-80
- 第一节 公文49-53
- 第二节 书信53-60
- 第三节 碑文60-63
- 第四节 小赋63-66
- 第五节 谣谚66-71
- 第六节 子书71-76
- 第七节 文学独立观念的普遍接受76-80
- 结语80-82
- 参考文献82-8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德纯;两汉尺牍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娅妮;论汉末魏初的北海集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孔令广;际遇与走向:东汉末年士人的政治分流[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志亮;东汉士人心态浅析[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1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0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