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货币制度考

发布时间:2017-10-18 12:40

  本文关键词:五代货币制度考


  更多相关文章: 五代 货币制度 铸币 绢帛 白银


【摘要】:中国货币制度由唐入宋,其变革可谓显著。首先,在铸币领域,唐朝时单一的铜币政策至宋时已被打破,铁钱成为铜钱之外的另一合法铸币,虽然宋朝以后,铁钱作为铸币的政策并未得到继承,铸币依旧唯以铜钱,但从此铜钱在市场上的主统地位却一去不返;其次,唐朝时与铜钱并行的绢帛至宋朝渐次淡出流通,而白银的货币职能却日益突出,在元朝以后,白银越来越多的分割铜钱的货币地位,并最终成为流通天下的主要货币。 五代处于唐宋之间,制度方面承唐末之变化,奠宋初之格局。本文意在通过对五代市场的三种主要货币——铸币、白银与绢帛的考察来说明唐宋货币制度在五代的变迁轨迹。五代货币制度的状况与问题进一步证明了唐末以来货币制度的窘境,至宋代已不得不有所更张。同时也渴望由此透视出唐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究竟在何等意义上体现出“转型”的特点。
【关键词】:五代 货币制度 铸币 绢帛 白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7
  • 引言7-12
  • 一、 五代的铸币12-43
  • (一) 五代铸币的种类与概况13-22
  • 1 、官铸概况与钱币形制13-18
  • 2 、官铸的质量与数量18-21
  • 3 、五代市场的其他钱币21-22
  • (二) 流通中的问题及其治理22-43
  • 1 、私销23-28
  • 2 、恶钱28-34
  • 3 、铜钱不足34-43
  • 二、 五代的白银43-54
  • (一) 五代白银的单位43-44
  • (二) 五代白银的货币用途44-54
  • 三、 五代的绢帛54-62
  • (一) 官府使用绢帛55-58
  • (二) 个人使用绢帛58-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喜成;;就是为了梦到她[J];故事世界;2011年13期

2 张兰星;;切支丹时代欧洲人从日本运出白银分析[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3 王巍;;鸦片战争源于鸦片or白银[J];资本市场;2011年07期

4 郭卫东;;棉花与鸦片:19世纪初叶广州中英贸易的货品易位[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5 花探笔;;郝蕾:情殇之后花开更艳[J];现代妇女;2011年07期

6 姜少勇;;捎银子[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1年07期

7 詹伟明;;自毁升职路[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1年09期

8 ;幻影少年[J];男生女生(金版);2009年02期

9 李开周;;古代中国购物指南[J];视野;2011年15期

10 冥灵;晓杰;;差不多先生3 两个人的仙境[J];飞(奇幻世界);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裕巽;;明代白银货币论[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2 牟世雄;;清初宝巩局铸币略考[A];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开馆暨钱币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张守诚;刘宏君;;白银露天转地下开采地压危害及防治[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赵承恩;;历代法律的承继是方孔圆形铸币制式得以维系的根本原因[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5 张南;;略论西汉初年铸币权的斗争[A];钱币文论特辑(第二辑)[C];1993年

6 庄国土;;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7 朱活;;元钱通论——兼谈元末起义军政权的铸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8 宋恒;;丰国监遗址发现铸币铜渣[A];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叶伟奇;;晚清福建船政铸币史[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10 庄国土;;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宏;对我国白银生产发展战略的思考(一)[N];中国黄金报;2005年

2 吴庆宏;对我国白银生产发展战略的思考(三)[N];中国黄金报;2005年

3 李存军 丁爱萍;白银3条110千伏送出线路成功启动带电[N];白银日报;2008年

4 记者 梁志强 文宇轩;中信投资白银有色32.6亿元[N];中国贸易报;2008年

5 记者 张海军 通讯员 王治军 戴建国 徐欢;陆浩到白银有色集团检查工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记者 高子发 赵成勇;中材白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工[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7 记者 吴正楠 通讯员 韩晓三;白银红鹭铜业:三步走治理污染[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甘喜梅 熊业鸣;白银腾飞铸辉煌[N];三峡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保荣;中材集团白银日产4500吨水泥项目开工[N];甘肃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元福;白银旅游业异军突起[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文成;两宋白银货币化研究[D];云南大学;2000年

3 罗翠芳;商人资本国际流动与近代西欧社会经济转型[D];武汉大学;2005年

4 后智钢;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16-19世纪中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隆生;明后期海外贸易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5年

6 贺水金;由乱至治[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林荣琴;清代湖南的矿业开发[D];复旦大学;2004年

8 徐晓望;16—17世纪环台湾海峡区域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五代货币制度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臻;清代银钱比价的历史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罗翠芳;转型时期西欧商人资本的区间流动[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良玉;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D];郑州大学;2006年

5 周丹;明后期菲律宾华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玮沁;白银危机与明清两朝经济社会变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石光韬;十国货币制度考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金兰;白银氟化盐厂含氟废水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9 刘慧兰;两汉货币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施艳菊;秦至西汉中前期的货币政策与国家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5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55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