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壬午科浙闱第十房荐卷簿》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18 11:13

  本文关键词:光绪《壬午科浙闱第十房荐卷簿》及其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钦定科场条例 清代康熙 房官 副榜 正榜 本房 倪望重 卷中 五经文 出房


【摘要】:正荐卷是会试和乡试时各房同考官向主考官推荐的本房考卷。同考官的荐卷是科举成功的第一步,没有出房就很难有机会中式。清代同考官的阅卷规则在《钦定科场条例》上有记载,荐批内容可以从各种刊行的朱卷中看到。以《清代朱卷集成》为例,所收清代康熙至光绪的会试、乡试、五贡卷8000多份,其中乡试朱卷5186份,每份朱卷有详有略,详者"载有本科科分,考生中式名次,主考官或总裁、同考官的姓氏官阶与批语,以及该房原荐批语"1。从这些资料可以较充分地了
【作者单位】: 安徽省图书馆;
【关键词】钦定科场条例;清代康熙;房官;副榜;正榜;本房;倪望重;卷中;五经文;出房;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荐卷是会试和乡试时各房同考官向主考官推荐的本房考卷。同考官的荐卷是科举成功的第一步,没有出房就很难有机会中式。清代同考官的阅卷规则在《钦定科场条例》上有记载,荐批内容可以从各种刊行的朱卷中看到。以《清代朱卷集成》为例,所收清代康熙至光绪的会试、乡试、五贡卷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延明,高明扬;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扬;;科举八股文考试功能述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程维;;桐城派与汉学派的制义之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3 袁利平;张希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科举制度研究概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兴德;;高考论争与科举隐喻[J];江苏高教;2008年04期

5 李茹;廖姝芳;;八股文修辞略说[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6 刘和文;李媛;;法式善《同馆试律汇抄》与清人试律诗之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范哗;;清代科举考试的题目成式[J];考试研究;2014年06期

8 杨齐福;;清代台湾举人之概论[J];台湾研究;2007年05期

9 冯建超;胡平;;清代科举考试阅卷公平性考察[J];兰台世界;2012年27期

10 胡海义;吴阳;;蒲松龄科举屡试不第原因考辩[J];文艺评论;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志坚;元代科举与士人文风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胡海义;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武汉强;《古文观止》选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和文;清人选清诗总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叶波;课程改革作为话语实践[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佟丽娟;八股文教学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9年

2 肖敏;清前期江西明遗民社会交往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邵丹;《古文观止》对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袁睿;石韫玉戏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李茹;八股文修辞艺术探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天挺;清代考试的文字——八股文和试帖诗[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02期

2 黄强;八股文的文学因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姚梅;试论八股文“章法理论”对李渔曲论的浸染[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4 许树安;;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其它[J];文献;1986年03期

5 蒋寅;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J];文学遗产;1998年03期

6 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J];文学遗产;2004年01期

7 吴承学;简论八股文对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影响[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6期

8 刘海峰;“科举学”的世纪回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吴承学;明代八股文文体散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峰;明代八股论评试探[D];复旦大学;2003年

2 蒋金星;《清代xC卷集成》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54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54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