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1:37
本文关键词:春申君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试对春申君的相关问题做了研究。首先,鉴于目前学术界对春申君的身份有所讨论,而且倾向于他是黄国后裔的看法,笔者赞成钱穆的观点,认为春申君应该是楚怀王的庶子,,楚顷襄王的弟弟,从而恢复了他的“公子”身份。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大致推定了他的生年为公元前320年左右。其次,是他的封号应该来自其最初的封邑名春申,其地应该在寿春,或即寿春的前身。由此笔者又推测了春申君被赐淮北十二县的真相:楚考烈王要迁都寿春,赐给春申君淮北十二县主要是为了支付营建新都的庞大费用。第三是春申君的事迹在史书中多有歧误,特别是对其纳李环,前人考辨不可信。笔者对黄式三、钱穆和缪文远的考辨进行了新的回应,认为春申君纳李环给考烈王的阴谋是实有其事。并进一步怀疑李环并非李园的亲妹妹,而是李园为了实现其阴谋而选中的情人;楚哀王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就是李环和李园所生,并不是楚考烈王的遗腹子,也不可能是春申君之子。最后落实到对春申君的评价,由于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把春申君拔得过高,另一种又因为用现代的一些价值观念把他贬得过低,所以本文力图把他置于战国时代中去品评,突出乱世当中“人”自身的能动性,把他与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分别比较,论定他毫无疑问地应该与另外三君子同属一个等级。
【关键词】:春申君 春申 李园 李环 四公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3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一、本文论题的研究现状7-8
- 二、本文写作的意义8
- 三、本文的论述思路和框架结构8-9
- 四、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9-11
- 第一部分: 春申君的身份考辨11-19
- 一、春申君是楚顷襄王之弟考11-17
- 二、春申君生年考17-19
- 第二部分: “春申”之名蠡测19-27
- 一、战国封君名号皆应来自地名19-20
- 二、“春申”之地应该在寿春20-24
- 三、春申君被“赐淮北十二县”的时间及其真相24-27
- 第三部分: 春申君纳李园妹辨及其相关问题27-34
- 一、前人对春申君纳李环的考辨27-28
- 二、对黄式三和钱穆的辩驳28-30
- 三、熊犹不是考烈王之子30-34
- 第四部分: 对春申君的评价34-67
- 一、春申君与四公子中的三公子的比较34-58
- (一) 四公子智力的比较34-43
- (二) 四公子任贤和纳谏气度的比较43-49
- (三) 四公子在合纵方面的才能比较49-54
- (四) 四公子的死亡及其身后比较54-56
- (五) 四公子的政绩比较56-58
- 二、春申君在四公子中名声显赫的原因分析58-64
- 三、春申君对江东的开发64-67
- 结语67-68
- 附录: 战国封君名号皆应来自地名初论68-83
- 参考资料83-88
- 后记88-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邦钧;楚都寿春城考古调查综述[J];东南文化;1987年01期
2 丁邦钧;寿春城考古的主要收获[J];东南文化;1991年02期
3 钱林书;战国时期齐国的封君及封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何琳仪;楚(我阝)陵君三器考辨[J];江汉考古;1984年01期
5 何浩;(我阝)陵君与春申君[J];江汉考古;1985年02期
6 王海航;试谈长张[J];江汉考古;1986年01期
7 李家浩;关于(我阝)陵君铜器铭文的几点意见[J];江汉考古;1986年04期
8 周晓陆;“(我阝)陵君鉴”补[J];江汉考古;1987年01期
9 何浩;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J];江汉考古;1991年04期
10 曲英杰;;楚都寿春郢城复原研究[J];江汉考古;1992年03期
本文编号:1063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634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