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国时代的人才解放运动
本文关键词:论战国时代的人才解放运动
【摘要】:战国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此时社会上出现了经济上的大飞跃、政治上的大改革、军事上的大兼并、思想上的大解放以及文化上的大融合。而这一切沧桑巨变无不与人才的解放运动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即可帮助我们透视整个战国时代。此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才从宗法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规模的人才流动现象开始出现。而人才的解放不仅成为社会解放的标志,,同时也为建构一个全新的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拟从社会学、人才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学科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中探寻这场轰轰烈烈的人才解放运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社会转型 人才解放 人才流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3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外文摘要3-11
- 第1章 前言11-12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人才的解放12-22
- 2.1 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人才群体12-16
- 2.2 人才流动与人才解放16-22
- 第3章 战国时代的变法运动与人才22-31
- 3.1 变法运动解放人才22-27
- 3.2 人才的解放加速了变法运动的步伐27-31
- 第4章 战国时代的新人才观31-39
- 4.1 任人唯贤的人才观31-33
- 4.2 全新的德才观33-36
- 4.3 突现个体价值的人才观36-39
- 第5章 统一战争与人才流动39-49
- 5.1 统一战争与人才横向流动39-45
- 5.2 统一战争与人才纵向流动45-49
- 结语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9
- 独创性声明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慧然;;当代中国“史学危机”现象与学术界研究浅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彦君;;寻找温暖与感动 看话剧《三峡人家》[J];中国戏剧;2011年08期
3 蔡婷;;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的辩证关系[J];学理论;2011年17期
4 杨亮;冯革群;;社会转型阶段的乡村地理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年03期
5 文道;;“客卿”,“跨国流动”的精英[J];黄金时代;2010年02期
6 黄代珩;;台湾社会转型的历史分析架构[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7 商传;;晚明国家权力异化的历史思考[J];古代文明;2011年03期
8 鲁毅;;论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文化选择[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9 卢少鹏;杨芳;;共存与对抗——18世纪法国社会转型特征[J];社会科学家;2011年07期
10 谢勇;;民歌从容老去[J];流行歌曲;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红;龙游宇;;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时鹏;;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邓慧君;;用科学发展观把握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社会转型相协调的关系[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5 文魁;段霞;孟祥青;闫文虎;汪朝晖;;北京国际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6 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与政府行政范式转换探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东梅;;社会心理与德育工作[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力;廖炼忠;;中国传统伦理与社会转型[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10 薛丹;孙慧玲;;社会转型中的民办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民办教育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鹏辉;得人才者赢未来[N];红河日报;2011年
2 王占廷 王宏金 李晓元 张迁;辩证地认识人才流动[N];安徽日报;2005年
3 李薇薇 李斌;促进人才流动要过“三道坎”[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郝卫;城际快车和人才流动[N];经济日报;2003年
5 张艳芳;人才流动须依法进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6 姜义双;莫给人才流动设障[N];辽宁日报;2004年
7 郭玲;一体化市场提速人才流动[N];上海科技报;2003年
8 ;人才流动政策将有五项调整[N];组织人事报;2000年
9 邓国宏 黄颖;发布信息 促进人才流动[N];巴中日报;2008年
10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段华明;人才流动: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源泉[N];南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苏春艳;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D];上海大学;2005年
6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9 杨东柱;社会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颜佳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艳秋;论战国时代的人才解放运动[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蔡进兵;科技型企业人才流动与自主技术保护的产权经济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4年
3 王春风;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秦秋咀;社会文化转型与近代诗话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艳;19世纪末美国市政腐败及其根源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韩新云;转型社会民众的宗教信仰[D];山西大学;2006年
8 盛图强;浅析社会转型对城市住宅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田瑞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伦理重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侯雷;试论人的精神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3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637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