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科举考试题目出处及内涵考释
本文关键词:金代科举考试题目出处及内涵考释
【摘要】:金代科举继承唐宋之制而更加规范和严密,其命题范围基本上限定于"五经三史"之内,题目或关涉时政,或留心治道,多寓含政治目的,反映出金国统治者争取正统、推尊儒学、以文治国的政治意图。
【作者单位】: 大同大学辽金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金代科举 考试题目 “五经三史” 政治意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代科举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3BZW07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金代科举与文学”(项目编号:10YJC75106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6.4;D691.3
【正文快照】: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政治制度。考试命题集中体现了统治者的官方意志,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与用人导向。综合考查一个时代的科举考试题目,可以了解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状况。一、金代科举考试的命题原则《金史·选举志》云:“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鹏宇;;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马育良;;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墓主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凤霞;;金代直臣路铎[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3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玲;赵京生;;《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崔允精;;大蒙古国时期鳏寡孤独救济与常平仓[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6 魏坚;;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7 田百慧;;论管子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8 张瀚池;;试论《管子》的山林资源管理思想[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9 周海;;管子治国理念中的实用主义特征[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10 王斐;;民主与法制——《管子》舆论思想评述[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夏利N,
本文编号:1075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754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