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河东文人自然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8:23
本文关键词:唐代河东文人自然观研究
【摘要】: 唐代河东地区作为李唐王朝的发祥地,由于受到统治者特殊的重视与偏爱,经济文化发展很快,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这一时期河东地区的自然观呈现出保守与创新相杂、“天人感应”与“天人不相预”共存的局面。在李唐王朝统治的三百多年里,河东文人层出不穷,其中柳宗元、王勃、白居易、王昌龄、王维等文学家对唐代思想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河东地区的自然观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整个思想领域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同时又对我国古代唯物自然观传统有所突破。 本文将对唐代河东地区的自然观进行系统的研究,全面展示唐代河东文人的自然图景,并从中挖掘对现代具有启示意义的生态自然思想。本课题的研究既采用本学科固有的方法,同时又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方法上会对同类课题的研究有启发意义。本论文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山西科学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山西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具有一定补充的作用。 论文的写作以历史文献为主要依据,在采用科学思想史学科中实证的方法同时,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本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网和山西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 本文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唐以前河东文人自然观概述。概述该地区由于地域及历史的影响所形成的无神唯物的自然观传统,并对唐以前河东地区具有代表型的人物尸子、荀子、韩非子、裴,
本文编号:1074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747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