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13:02

  本文关键词: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前期 湖北籍 高层文官


【摘要】:清代前期,湖北地区在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景象,为湖北籍高层文官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出现了一批有全国性影响的高层文官,如熊赐履、张鹏翮、吴正治、陈銮、崔应阶等,他们对清代的政治、思想及经济等领域均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力图在爬梳湖北籍高层文官资料的基础上,对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的相关问题作出初步研究。 本文首先对“高层文官”有所界定,并以湖北籍高层文官为中心,叙述高层文官与一般文官之间的区别,认为至少在入仕途径、选官授职、行政能力、官宦生涯时间和为官热忱等方面,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正是这些因素成为影响高层文官的基本要素。 其次,本文从荒政、商业、水利、司法、土地问题和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湖北籍高层文官的具体政绩和主要贡献,表明湖北籍高层文官对国计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清代社会产生过良好的影响。 最后,本文以熊赐履为典型个案,从察吏安民、苏解民困,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及躬行理学主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熊赐履的治国理念,以及他对康熙帝和朝廷政事的影响所在。
【关键词】:清代前期 湖北籍 高层文官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导论6-9
  • 一、 选题缘起6-7
  • 二、 学术前史回顾7-8
  • 三、 “高层文官”的界定和本文研究内容8-9
  • 第一章 高层文官与一般文官的区别--以清前期湖北籍文官为例9-24
  • 一、 湖北籍高层文官及一般文官的基本状况9-14
  • 二、 入仕途径的差异14-17
  • 三、 选官授职的差异17-18
  • 四、 行政能力的差异18-21
  • 五、 官宦生涯长短的差异21-22
  • 六、 为官热忱的差异22-24
  • 第二章 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的政绩24-34
  • 一、 在荒政中的具体作为24-26
  • 二、 在商业领域中的具体作为26-27
  • 三、 在水利事业中的具体作为27-28
  • 四、 在司法行政中的具体作为28-30
  • 五、 在思想领域中的具体作为30-31
  • 六、 在处理土地问题上的具体作为31-32
  • 七、 在民族关系中的具体作为32-34
  • 第三章 从熊赐履看湖北籍高层文官的治国理念34-43
  • 一、 生平简介34-36
  • 二、 察吏安民,苏解民困36-38
  • 三、 清正廉洁,秉公办事38-39
  • 四、 刚正不阿,不畏权贵39
  • 五、 躬行理学主张39-43
  • 结语43-44
  • 主要参考文献44-48
  • 后记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平;黄鸿山;;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钟彬;;清代的公私雕版图书[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3 陈柏萍;;康熙雍正时期青海驻军考述[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建武;;天津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葩——清代前期天津地区僧俗文学雅集活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徐莉;;乾隆朝钦定四书五经满文重译稿本研究[J];民族翻译;2010年01期

6 李桂花;;试论清代前期皇子教育与立储的关系[J];学理论;2011年21期

7 周勇进;;试谈清代的道志[J];中国地方志;2011年07期

8 杨培娜;;渔引与“乾标”——清代前中期广东渔盐配给制度的形成[J];盐业史研究;2011年02期

9 方行;;对“借贷性土地交易形式”的反思[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10 林存阳;;礼乐百年而后兴——礼与清代前期政治文化秩序建构[J];齐鲁文化研究;2009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宝敏;李智勇;;清代前期林业思想初探[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仁川;;清代前期台湾海峡两岸的交通与物流[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成权;;从清代前期学术流变看桐城派与“汉学”关系——“桐城派与汉宋学之争”札记之二[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家艺;;清代前期准噶尔与内地的贸易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5 乔福锦;;“道德的弘扬”与历史的反动——简论清代前期文化对明中后期文化的“扬弃”[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6 蒲霞;;论清代(1840年前)淮河流域的垦殖活动及其影响[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范金民;;清代前期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志强;;清代前期的军国议政与满洲贵族[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9 何力;;清代前期关税征管制度[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10 李金明;;清代前期澳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永明;清朝文官俸禄立法的教训[N];光明日报;2003年

2 ;搜狐“抢占”F1中文官方站[N];中国经营报;2004年

3 陈胜|

本文编号:1078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78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