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安顺时期的“凉州问题”

发布时间:2017-10-22 13:03

  本文关键词:东汉安顺时期的“凉州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东汉 凉州 凉州问题 羌族


【摘要】: 东汉安顺时期,凉州问题发展至高峰阶段。凉州问题是指:东汉凉州地区由羌族暴动引发,在“捐弃凉州”的政府应对中激化,以羌族暴动和捐弃凉州政策的制定和施行为表现主体,造成东汉由动荡走向衰亡的社会问题。 羌族暴动与弃凉政策是凉州问题的两大构成主体。前者是问题的导火索和突出表现,后者是导致问题难以解决的核心所在。羌族暴动大体经历了由寇掠→建立起义政权→地方动乱的变化过程。它由外部叛乱转化为内外联合的暴动,从单纯的羌民反抗压迫上升为羌汉暴动。东汉的凉州政策也出现了捐弃与回收的波动。“移民逃寇”与“徙民于边”摇摆不定,最终无力经营而基本放弃。两者交织发展:羌族暴动促动了弃凉政策的出台,而捐弃凉州引发的历史效应又激化了羌族暴动的发展。 凉州问题缘何滋生并发展为东汉的痼疾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点:一是东汉治理羌族事务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一是这一时期羌民本身承担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一是陇右势力的式微与汉朝廷边防收缩政策的畸形发展。就这三者而言,羌民本身承担的生存压力客观上导致了羌祸的起伏难息。羌政的失误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临事制宜导致制度的缺失;管理系统不稳定,政策没有延续。边防收缩的畸形发展则是凉州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终东汉一朝,凉州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而围绕羌族暴动和弃凉政策又引发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安顺时期东汉的衰落由渐变到突变,在战乱引发的社会变迁中,王朝的崩溃已在萌芽。
【关键词】:东汉 凉州 凉州问题 羌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4.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导论8-17
  • 一、选题缘起8
  • 二、学术前史8-15
  • 三、研究思路15-17
  • 第一章 凉州问题的提出17-25
  • 一、永初四年的朝议17-18
  • 二、多层视角下的凉州问题18-23
  • (一) 东汉朝廷19-20
  • (二) 凉州地方势力20-21
  • (三) 民众21-22
  • (四) 历代史家22-23
  • 三、凉州问题的界定23-25
  • 第二章 凉州问题的表现与发展25-39
  • 一、羌族暴动的动态考察25-33
  • (一) 东汉前期:塞外羌抄掠25-27
  • (二) 安帝时期:羌族暴动的升级,建立政权27-31
  • (三) 顺帝时:动乱的扩大化31-33
  • 二、东汉凉州政策的波动33-39
  • (一) 凉州政策的波动33-36
  • (二) 政策的波动与问题的扩大36-39
  • 第三章 凉州问题的成因39-52
  • 一、羌民的生存压力39-43
  • (一) 人口压力39-42
  • (二) 自然灾害42-43
  • 二、东汉羌政的失误43-49
  • (一) 临事制宜与制度的缺失44-47
  • (二) 管理系统不稳定,政策没有延续47-49
  • 三、陇右势力的式微与边防收缩政策的畸形发展49-52
  • 第四章 凉州问题与东汉的衰亡52-58
  • 一、对东汉王朝社会经济的冲击52-54
  • 二、对东汉政治的影响54-58
  • (一) 凉州在东汉政治上的崛起与异化54-55
  • (二) 内郡叛乱和各民族的联合反叛的兴起55-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表一61-63
  • 附表二63-67
  • 后记6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天仪;东汉安顺之际政局的演变与特点[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8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78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d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