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科举政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以常州府书院为例
本文关键词:论清代科举政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以常州府书院为例
【摘要】:书院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就其发展阶段来看,清代书院的兴废与科举政策息息相关,表现为书院与科举同命运的特点。清初书院一度衰落,到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及至清末被新式学堂取代,都与科举政策相关。本文拟以清代常州府书院为例,从清代科举相关政策切入,考察清代常州府创建、修复书院的主体和目的,生徒和院长选拔的标准和指向,书院教学与考课的内容,书院经费的来源等与科举政策的关系,探究其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
【关键词】: 清代 科举政策 常州府书院 影响
【分类号】:K249;G649.299
【正文快照】: 一、清代科举政策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清政权建立之初,在文化教育政策上,推崇理学,大兴科举。鉴于明末东林之祸,清顺治九年通令“不许别建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1]。清初,书院的活动受到限制。至顺治十四年,准湖南巡抚袁廓宇之请,修复衡阳石鼓书院,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隆;黄祥深;;清代新疆书院研究[J];西域研究;2012年04期
2 孔祥龙;;明代广东书院发展轨迹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3 熊建设;毛秋云;;台湾书院概说[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0年03期
4 张克伟;;王阳明与敷文书院[J];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04期
5 杨布生;吴澄草庐讲学与书院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6 徐启彤;近代吴地书院的新学化趋向[J];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李弘祺;;书院的文化理想[J];博览群书;1998年08期
8 邓涛;;宋代书院的发展及其与官学的关系[J];黑龙江史志;2014年01期
9 赵映林;明代书院的兴衰[J];文史杂志;2000年03期
10 胡昭曦;四川书院的发展与改制[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方平;;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杨晓斌;黄新宪;;清代榕台书院的历史渊源[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魏金玲;;浅述都昌书院之一二[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8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茸;;试论致用书院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10 方彦寿;;黄iτ肽纤胃V菔樵航逃齕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生 刘建岱;宋元书院之盛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李广生 刘建岱;明清书院兴与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缘起与命名[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教学[N];乐山日报;2009年
5 周武现;修水古书院 育人知多少[N];九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吕sァ∈迪吧,
本文编号:1089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8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