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国家政策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25 16:15
本文关键词:康熙的国家政策初探
【摘要】:本论文对康熙朝的国家概念做了界定,针对其特殊性研究了康熙帝制定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具体的政策内容,分析了其政策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其研究成果有利于探索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对完善我国现阶段相关行政政策有借鉴意义。 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康熙帝的政治生涯以及反映康熙思想和政策的原始文献。第三部分阐述康熙帝制定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包括重农护商、爱民安民的民本思想,倡廉反腐的吏治思想,皇权专断、天下归一的大一统思想和保国必先安民、修德重于修强、用兵意在息兵的政治战略思想,并分析思想和政策的关系。第四部分界定国家和国家政策的概念,论述国家政策的具体内容:团结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适应各个行政区域特点的民族区划政策、巩固了清王朝与藩属国关系的宗藩政策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对外政策。第五部分总体评价康熙国家政策的特点及政策实施的意义。第六部分为结论,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本论文从康熙朝国家概念的特殊性入手,提出康熙国家政策的概念和体系结构,比较系统的论述了康熙帝的各项国家政策内容和特点,在康熙行政思想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关键词】:康熙 行政思想 国家政策 政策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10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康熙的行政思想11-12
- 1.2.2 康熙的民族政策12-13
- 1.2.3 康熙的藩属政策13-14
- 1.2.4 康熙的对外政策14-15
- 1.3 研究方法15-16
- 1.4 论文创新点16-18
- 1.4.1 从国家层面探索康熙的治国政策16
- 1.4.2 探索康熙的国家政策与其行政思想的关系16
- 1.4.3 探索康熙的国家政策的特点16-18
- 第2章 康熙及相关史述18-24
- 2.1 康熙盛世18-22
- 2.1.1 康熙政治生涯简介18-19
- 2.1.2 康熙执政大事记19-22
- 2.2 康熙的历史影响和评价22-23
- 2.2.1 康熙的历史影响22-23
- 2.2.2 对康熙帝的评价23
- 2.3 介绍康熙思想及政策的主要文献23-24
- 第3章 康熙制定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24-34
- 3.1 民本思想24-26
- 3.1.1 宽民富民,发展农业24-25
- 3.1.2 重商护商,饶裕民生25
- 3.1.3 爱民安民,禁官扰民25-26
- 3.2 吏治思想26-28
- 3.2.1 倡廉思想26-27
- 3.2.2 反腐思想27-28
- 3.3 大一统思想28-29
- 3.3.1 皇权专断28
- 3.3.2 满汉一家28-29
- 3.3.3 天下归一29
- 3.4 政治战略思想29-32
- 3.4.1 保国必先安民30
- 3.4.2 修德重于修墙30-31
- 3.4.3 用兵意在去兵31-32
- 3.5 行政思想与国家政策的关系32-34
- 第4章 康熙的国家政策内容34-58
- 4.1 国家和国家政策的界定34
- 4.1.1 国家的界定34
- 4.1.2 国家政策的界定34
- 4.2 民族政策34-40
- 4.2.1 调整满汉关系的政策35-36
- 4.2.2 治理蒙古的政策内容36-38
- 4.2.3 治理西藏的政策38-40
- 4.3 关于中央与地方建置的政策40-44
- 4.3.1 地方行政区划政策40-41
- 4.3.2 旗制改革政策41-44
- 4.4 藩属政策44-48
- 4.4.1 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宗属国状况44-45
- 4.4.2 政策内容45-47
- 4.4.3 政策的现实实效和历史意义47-48
- 4.5 对外政策48-58
- 4.5.1 外交政策48-52
- 4.5.2 贸易政策52-54
- 4.5.3 对待外来文化政策54-58
- 第5章 康熙的国家政策评价58-64
- 5.1 康熙国家政策的特点58-60
- 5.1.1 民族性58
- 5.1.2 综合性58-59
- 5.1.3 灵活性59
- 5.1.4 制度性59
- 5.1.5 创新性59-60
- 5.2 康熙国家政策的历史意义60-61
- 5.2.1 巩固边疆,消除割据,实现了封建帝国的稳定和和统一60
- 5.2.2 缓和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造成基本安定的政治局面60-61
- 5.2.3 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社会生产力61
- 5.2.4 发展了封建文化和科学技术61
- 5.3 研究康熙国家政策对当今的启发61-64
- 第6章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2
- 作者简介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清,贾素芳,贾凤香;清代满汉民族的交往与融合[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包恒新;;康熙吏治思想探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3 赵士国;康熙时期中俄关系述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6期
4 阎大伟;;论康熙的西学观[J];江海学刊;2006年06期
5 张雪峰;康熙时期的中俄关系[J];历史教学;2002年11期
6 杨强;论清代对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朱红霞;简论康熙皇帝对西学的态度[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左云鹏;;论清代旗地的形成、演变及其性质[J];历史研究;1961年05期
9 柳岳武;赵鉴军;;康熙朝清韩宗藩关系研究[J];兰州学刊;2006年05期
10 王苏敏,李铭;康熙的民本思想探析[J];满族研究;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094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9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