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江南圩田的发展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6 01:34

  本文关键词:两宋时期江南圩田的发展及其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两宋时期 江南 圩田 水利


【摘要】: 圩田是我们祖先在世世代代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历史中,探索出的一种开发江南这片我国最富饶、最具开发效益的土地的最佳方式。为江南滨江临海平原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对于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两宋时期对圩田的修筑与治理热度很高,兴筑、修复圩田总是特别热衷,大量的围湖垦田对封建帝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与生态危机。因此,对两宋时期江南地区圩田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按区域圩田开发利用程度的深浅,两宋时期江南圩田的分布大致有太湖流域、宁绍平原及皖南沿江三个地区之别。其中,太湖流域的圩田技术最为成熟,所取得的成效也最为明显,其圩田的主要分布区域在今苏锡常地区及苏北的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宁绍平原的围垦程度比较深,其圩田的主要分布区域在今杭嘉湖、上海及宁镇一带;皖南沿江地区也兴建了大批圩田,其圩田的主要分布区域在皖南长江沿岸的芜湖、宁国、宣州等地。 影响江南圩田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圩田水利技术的不断提高、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以及人地矛盾激化的影响等等。文章通过严谨的辩证分析,认为:诸多影响因素当中,以自然条件和水利技术队江南圩田的影响最为重要。 圩田的大规模发展,对两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影响至深至远。首先,该江南地区大量圩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该地区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产量均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从而使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农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北方黄河流域;其次,圩田的发展对我国人口的分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快了我国人口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的速度;第三,圩田的广泛开发,极大地改变了垦区的自然面貌,甚至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并迫使人们采取相应的圩田管理措施和治理技术,解决围垦后出现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水土关系最优化的目的,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总之,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过度的围湖、围海造田,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生态危机,这在北宋末期至南宋中期的围田浪潮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关键词】:两宋时期 江南 圩田 水利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4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9-12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
  • 四、关于本文"江南"的界定12-14
  • 第一章 两宋时期江南圩田发展的历史条件14-22
  • 第一节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14-15
  • 第二节 农田水利的普遍开发15-17
  • 第三节 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17-19
  • 第四节 人地矛盾的激化19-22
  • 第二章 两宋时期江南圩田的分布状况22-30
  • 第一节 皖南地区圩田22-24
  • 第二节 浙西地区圩田24-25
  • 第三节 浙东地区圩田25-30
  • 第三章 两宋时期江南圩田的规划与治理30-46
  • 第一节 江南圩田水利的组织管理30-35
  • 第二节 江南圩田水利的治理技术35-42
  • 第三节 浙西浙东圩区的规划及修治问题42-46
  • 第四章 两宋时期江南圩田发展的影响46-62
  • 第一节 江南圩田水利对经济的影响46-51
  • 第二节 江南圩田水利对人口布局的影响51-53
  • 第三节 江南圩田水利引发的社会矛盾53-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稀云;;明代江南地区的蓄奴之风——以徽州、宁国二府为视角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2 朱国勇;;灾年怪招[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1年09期

3 郑正;;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政府与区域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4 王卫平;黄鸿山;;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林留根;;江南土墩墓相关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东南文化;2011年03期

6 张礼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农家副业经营探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卢雄勇;;苏商伦理与水乡文化[J];唯实;2011年06期

8 林幸颖;;元代江南汉民族族田发展的因素初探[J];中国报业;2011年08期

9 黄敬斌;;利益与安全:明代江南的筑城与修城活动[J];史林;2011年03期

10 丁修真;;士人交往、地方家族与建文传说——以《致身录》的出现为中心[J];史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黛Y,

本文编号:1096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96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