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对外来游方僧的态度及其原因——以日本僧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唐人对外来游方僧的态度及其原因——以日本僧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佛教 外来游方僧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摘要】:在唐代,世俗王权对佛教采取了利用与限制并举的政策,佛教信仰已然深入民间,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唐代社会对于外来游方僧的态度是礼敬有加的。然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我们呈现出了历史多样化的一面。开成会昌年间,圆仁等外来游方僧到大唐求法巡礼,所经之处,由于蝗灾严重,语言不通,寺院发展不平衡,由于村民地方感意识强烈及部分民众内心的悭吝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官员、寺院和普通民家对于这些外来僧的态度不尽相同,圆仁等僧人甚至遇到过投宿无门、乞斋无术的窘境。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唐代佛教 外来游方僧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从南北朝时发展起来的佛教由于受到唐代帝室和贵族的尊重,因此在唐代发展得十分繁荣[1],唐代世俗王权对于佛教主要是持宽容态度,并采取了积极利用的政策。当时,大唐和日本的交往频繁,从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公元630年)至宇多天皇宽平六年(公元894年)的264年间,留学僧、请益僧先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念群;;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范淑英;;仙道之象——神仙道教对唐千秋镜的影响探析[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邱岭;;《水浒传》人物设定比较谈——与《南总里见八犬传》相较[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5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金林;;唐代的文化开放政策及其对日本奈良文化的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7 孙泓;;东北亚海上交通道路的形成和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衷尔钜;;第十三章 陈元峗的实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9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宗智;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J];读书;2005年02期
2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锐;唐求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张天健;简评唐代诗人唐求[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4期
3 温金玉;十年磨一剑──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J];法音;1994年08期
4 武振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口语词[J];绥化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5 霍玢;;试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在社会风俗研究方面的史料价值[J];金田;2013年12期
6 吕红梅;五十年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综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刘再聪;;“在田野者为村”——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农史;2010年01期
8 师敏;海波;;日本《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研究概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张剑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唐代嗜茶风俗[J];农业考古;1994年04期
10 吕红梅;;五十年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概况[J];高校社科信息;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蒋剑平邋通讯员 羊卫东 金娜 邹立志;“种田光荣”[N];湖南日报;2008年
2 韦明铧;入唐求法巡礼行记[N];扬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再聪;唐朝“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96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9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