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献王刘德学术述论
发布时间:2017-10-28 13:17
本文关键词:河间献王刘德学术述论
【摘要】: 汉代的地方藩国学术各有特色,以河间献王刘德为首的河间主要治理儒学,并对儒家典籍的保存和整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当时的儒学中心。河间学术倡导的是当时不趋时的古文经学,对当时和后世的经学发展方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立足文史资料,结合对其学术的研究现状,试图从河间学术的形成、繁荣、分化消散和影响等方面对其做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河间学术的研究现状,从河间献王刘德生平事迹、河间学术治理内容、河间学术的影响、河间学术的地域性四个研究角度综合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阐明我们研究河间学术立足的基础和高度。 第二部分则主要是对河间学术形成背景和原因的介绍,从社会、环境和个人三个方面揭示河间学术的形成。 第三部分综合整理大量文献相关记载,,主要从河间学术治理的经籍文献和对游学河间的学者考证等角度来再现河间学术当时儒学盛况。 第四部分讨论了河间学术的分化和消散情况,主要是对其原因的探讨。 第五部分讨论河间学术对当时和后世的经学影响,以揭示其学术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河间 刘德 儒学 学术史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一、河间学术的研究现状7-13
- (一) 对河间献王刘德的研究7
- (二) 对河间学术治理内容的研究7-11
- (三) 对河间学术影响的研究11
- (四) 以毛公、《毛诗》为主的地域性研究11-13
- 二、河间学术的形成13-17
- (一) 河间学术的形成背景13-14
- (二) 河间学术的形成原因14-17
- 三、河间学术的繁荣17-45
- (一) 河间献王广开献书之路,保存整理了大量儒家典籍17-38
- (二) 河间献王立《毛诗》、《左氏春秋》博士38
- (三) 河间献王作《乐记》、《对上下三雍宫》、《河间周制》38-40
- (四) 河间游学学者考证40-45
- 四、河间学术的分化消散45-48
- 五、河间学术的影响48-53
- (一) 绵延经学文化,使典籍得到保存48
- (二) 对经学的影响48-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后记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诗;两汉河间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8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0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