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21:06

  本文关键词: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翰林院制度 政治功能


【摘要】: 翰林院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该制度自唐朝创立,历朝有所因革损益,至明朝趋于成熟。明代翰林院集唐宋以降翰林院制度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翰林院制度无论在政治上、学术上和文化上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明代翰林院制度不仅设官置职较往朝更为完善,而且其庶吉士制度的设立更为后世所称道。此项制度的设立,拓宽了进士进入翰林院的渠道,保证了高级政治人才的来源和翰林官的素质,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明代翰林院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联系呈现出密切化和固定化的趋势,并连接了科举制度与选官制度,最终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特殊局面。也正因如此,明代是翰林官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君主的东征北伐还是朝政的治繁理剧、人事进退,都有翰林职官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身影。 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从翰林院制度对明朝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的角度出发,在第一章中考察了明代翰林院制度的创制、发展、流变和衰落,并对个别问题,如:庶吉士制度等进行仔细考察。由于明代内阁实是脱胎于明代翰林院制度。因此,本文在第二章中通过梳理历史脉络的办法,考察了明代翰林院与内阁二者的政治渊源和机构职能由合到分的历史过程。从中把握翰林院制度在明代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则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对明代翰林院制度的政治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力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明代 翰林院制度 政治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0.1 选题缘起8-9
  • 0.2 研究现状9-12
  • 第1章 翰林院制度的历朝概述12-22
  • 1.1 明代以前翰林院制度的演变和作用12-14
  • 1.2 明代翰林院制度起始与沿革14-22
  • 1.2.1 创制期14-16
  • 1.2.2 发展期16-18
  • 1.2.3 流变期18-20
  • 1.2.4 衰落期20-22
  • 第2章 明代翰林院与内阁的关系22-30
  • 2.1 宰相制度被废,翰林备顾问于左右23-24
  • 2.2 皇帝御政所需,入阁翰林初获参政权24-25
  • 2.3 翰林职官多年经营,翰林内阁权威大增25-26
  • 2.4 翰林衙署迁出大内,内阁与翰林院逐渐分离26-27
  • 2.5 内阁超脱翰林院,元辅宰相化27-28
  • 2.6 内阁辅政职能衰落,阁员“诸色参用”28-30
  • 第3章 明代翰林院制度的政治功能和评价30-38
  • 3.1 明代翰林院制度的积极方面30-33
  • 3.1.1 储备人才,提供政治精英30-31
  • 3.1.2 直谏、评荐以及选拔人才31-32
  • 3.1.3 纂修典籍国史,,保存文化遗产32-33
  • 3.2 明朝翰林院制度的消极方面33-38
  • 3.2.1 对明代官僚体系流动性的影响34-35
  • 3.2.2 对明各级官员怠政、腐败应负有的责任35-36
  • 3.2.3 对晚明政治动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4
  • 致谢44-4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敏;明代翰林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旗军;内外有别:明代京官和外官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0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