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寺院作为俗文化活动中心之原因考探

发布时间:2017-10-29 09:29

  本文关键词:唐代寺院作为俗文化活动中心之原因考探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寺院 俗文化 唐代文化


【摘要】:唐代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俗文化活动中心。这主要缘于唐代寺院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做后盾,为它成为俗文化活动中心提供了政治支持及经济基础。唐代的宗教活动及宗教世俗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以寺院为中心的俗文化活动的形成。丰富的人文资源也为寺院带来了众多的游客,从而为俗文化表演等活动带来了广大受众。唐代寺院优美的园林环境、交际功能及其他偶然因素也促进了其俗文化活动中心的形成。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唐代寺院 俗文化 唐代文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ZW015)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J148) 陕西省教育厅研究基地科研项目(14JZ043)
【分类号】:K242;B947
【正文快照】: 唐代实行三教论衡的宗教政策,这就为不同宗教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佛教在发展中一方面不断吸收其他宗教的长处以完善自身体系,另一方面进行宗教的世俗化改革,使佛教一度非常兴盛,加之寺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遂使唐代寺院逐渐成为当时的俗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凤玉;;三教论衡与唐代争奇文学[J];敦煌研究;2012年05期

2 王永平;;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兼论中古时期庙会与戏场的起源及其结合[J];河北学刊;2008年06期

3 段塔丽;;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及对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谢重光;;中古时代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J];探索与争鸣;1988年03期

5 李映辉;唐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3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5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6 林冬晴;余慧;;盘龙山与汉、藏佛教的普贤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鲍恒;词体与词体学略论——词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秦川;论古代小说中佛、道“劝惩教化”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浏;;《才调集》无名氏诗考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3 党燕妮;;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毗沙门天王信仰[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4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6 梁青;;《新撰万叶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以主题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平;;略述中唐名将田神功之事迹[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萧放;民众信仰与六朝社会[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王慧慧;;浅析民俗佛教——兼谈世俗化与民众化的认识[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4 吴敏霞;从唐墓志看唐代世俗佛教信仰[J];佛学研究;1996年00期

5 吴敏霞;从唐墓志看唐代女性佛教信仰及其特点[J];佛学研究;2002年00期

6 魏承思;;唐代佛教和孝亲观[J];法音;1985年06期

7 李晓敏;隋唐时期的出家人与家庭[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顾伟康;;论中国民俗佛教[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03期

9 焦杰;从唐墓志看唐代妇女与佛教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段塔丽;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省文化活动中心[J];中外文化交流;1998年06期

2 陶寿仁;;浅论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巩固和发展——以武义县乡镇文化活动中心为例[J];大众文艺;2013年08期

3 董文璞;;李硬朝:自费创办文化活动中心[J];乡音;2003年12期

4 颜新文;徐栋材;邹强;;文化活动中心离我们是远还是近?[J];军营文化天地;2004年11期

5 甘辉华;李远;;让民俗文化奏响和谐的乐章——丰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把“祠堂”改建成“文化活动中心”的探索[J];当代江西;2006年09期

6 徐义德;;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水泥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落成[J];文化月刊;1994年02期

7 李典政;;瑶乡文化活动中心破土动工[J];人民之声;2013年08期

8 姜莉;;唱歌跳舞有好去处[J];当代兵团;2013年04期

9 郭建民 ,刘名玉;情注文明夕阳红[J];今日农村;2002年11期

10 郑济;;16秒的生死抉择[J];新长征;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世信;杨守勤;;一个十分活跃的与老年文化社团组织——泾阳消闲文化活动中心[A];陕西省老年文化与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凤英;;共和新社区“家庭茶席展”思路的形成及其启示[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3 ;牟定散花洞孔子铜像[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斗阿布;丹巴县建成全州第一个乡村片区宣传文化活动中心[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2 沈洁;愿为秀洲文化鼓与呼[N];嘉兴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吴三龙邋刘细辉;尹亚平:丰富村民文化生活[N];人民代表报;2007年

4 记者 黄宣传邋通讯员 周桂芳;陈贵村建起文化活动中心[N];湖北日报;2007年

5 陈冬邋林宗宁;文化活动中心成居民休闲乐园[N];厦门日报;2008年

6 张黎;州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N];楚雄日报(汉);2008年

7 本报通讯员 宋俭 康国臣;山村建起特色文化大院[N];四平日报;2008年

8 俞尧伟;小芝镇——村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村民好去处[N];台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管梅宝;峰江涌动“文化潮”[N];台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吕禹;延伸文化的触角[N];绍兴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孟冰;城市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2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12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