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因素对两汉西域经略的影响——以龟兹为例
本文关键词:政策因素对两汉西域经略的影响——以龟兹为例
【摘要】:龟兹作为西域的绿洲大国,在两汉与匈奴的西域争夺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西汉时与汉友好,学习汉礼仪制度,而东汉时,则成为在匈奴支持下阻碍东汉统一西域的主要势力。从更广的视野来看,两汉对西域经营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西汉王朝自始至终对西域保持了较为有效的统治,而东汉一朝的西域经营表现为"三绝三通"的状态。究其原因,固然与两汉王朝各自的国力强弱不同有关,但不同的西域经营策略不能不说是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 新疆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项目批准号:05&ZD060)之子项目《两汉卷》的阶段性成果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项目资助
【分类号】:K234
【正文快照】: 两汉时期,匈奴始终是两汉政权的主要威胁和竞争对手。但针对匈奴问题而展开的西域经略,在两汉却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成效。究其原因,或以为“中国史上对外之胜负、强弱,几乎完全视国内政治为转移”,“但因种种关系,东汉国力已不如西汉。”②仅就人口一项而言,西汉经过文景年间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金凤;;汉光武帝边防政策及其相关问题论析[J];史学集刊;2008年01期
2 马大正;;新疆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域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福;王春辉;;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的启示[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白关峰;张彦;;论新疆古代屯垦文化的多元性[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王聪延;;汉文化在新疆的传播及其作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石收鸽;谢晓林;;新疆高校教学科研数字图书馆建设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07年08期
5 张安福;;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对兵团的启示及其展望[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5期
6 张运德;;两汉时期西域屯垦的基本特征[J];西域研究;2007年03期
7 于沙沙;张安福;;东汉西域屯田“三废三置”与西北边疆安全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8 周晓红;;新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长治久安的关系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9 刘玉皑;;近30年来国内清代新疆屯垦研究综述[J];西域研究;2013年01期
10 邹淑琴;;新疆民族一体多元文化格局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与戌边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乔文采;新疆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徐磊;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7年
5 楼旭青;汉光武帝的情感世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茹;新疆地区刑罚制度演进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帆;汉魏之际的凉州兵团[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袁玉红;简析近代新疆地方与中央政府之关系(1912-192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杨黎明;在特殊地域的相关历史背景下重新解读新疆当代油画风格[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昀;唐代西北地区政治地理格局变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留柱;关于秦汉骑兵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1990年02期
2 黄今言;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1期
3 陈金凤;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正周;东汉“三绝三通”西域与“羌祸”之关联[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苗普生;略论东汉三绝三通西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魏兆和,程嘉翎;丝绸之路在西域的三绝三通[J];中国蚕业;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138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3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