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学传
本文关键词:徐光启学传
更多相关文章: 徐家汇 利玛窦 文渊阁大学士 玄扈 《农政全书》 《几何原本》 同文算指 李之藻 翰林院 耶稣会士
【摘要】:正一、玄扈先生"徐家汇",如今上海地图上最重要的地名之一,和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先贤人物徐光启名字相关联,"徐家汇"的"徐","徐汇区"的"徐",原来就是"徐光启"的"徐"。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光启"1在死后8年,移厝安葬于此。江南水乡,滩涂生长,常有新地可供垦荒,徐氏家族早先在这里置下了"别业"田产。文定公入葬前后,田产扩充,徐氏后裔中有一支在这里一边耕种,一边看顾墓地,荒郊里便出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一、玄扈先生“徐家汇”,如今上海地图上最重要的地名之一,和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先贤人物徐光启名字相关联,“徐家汇”的“徐”,“徐汇区”的“徐”,原来就是“徐光启”的“徐”。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光启”1在死后8年,移厝安葬于此。江南水乡,滩涂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曦;赵洋;;全球化视野中羌族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话分析——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刘亚轩;;明清之际西方文献中的中国葡萄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汤开建;陈青松;;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播与西洋宗教画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梅晓娟;周晓光;;明清之际在华耶稣会士地理学汉文西书的天主教化倾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白念文;孟祥路;;以巴赫金狂欢理论观照中国古典喜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王志平;;利玛窦两次易服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贾庆军;;明清之际传教士东来之历史背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葛桂录;;另一种声音:维柯、巴雷蒂对“中国神话”的解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郑军;明清鼎革与中国古代科学近代化进程的中断[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西平;;欧洲传教士汉学的兴起——以基歇尔和卜弥格为例[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2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文德;;明与西域的玉石贸易[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黄佳;;詹森派视野中的“利玛窦规矩”——以《耶稣会士的实用伦理学》第二卷为中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金国平;吴志良;;从自鸣钟探讨利玛窦居留北京的内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简论[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7 马自毅;;简论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萌生和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宋芝业;;关于徐光启、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的若干问题[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杨奕望;吴鸿洲;;“利玛窦规矩”与中医药交流[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郜冬萍;;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以开封犹太人后裔为例[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梁文美;翁牛特右翼郡王旗的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莹;民国江西茶叶地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春红;区位与兴衰:以临清关为中心的个案研究(1429—1930)[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段晓军;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5 管亚男;《律吕正义.续编》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长江;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空间伦理的继承[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展;邢s犛朊鞔官琳秸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潇;天主教在华第一份中文期刊《益闻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超;清末文字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兴娥;;请你转过头去[J];星火;2005年11期
2 李平;徐媛;孟云龙;倪璇璇;钱文丹;陈娜;张驰;赵建伟;;河渠纵横的海派源头——关于徐家汇宗教历史与现代城市文明关系的谈论[J];都市文化研究;2012年01期
3 刘建国,顾红;徐家汇公园三期规划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04年02期
4 刘润;;快乐车夫[J];才智(才情斋);2006年12期
5 李花;张彤;易周;;寻访徐家汇的历史足迹[J];大美术;2006年08期
6 王培培;;两限[J];当代小说;2011年10期
7 李继成;;成功在于多坚持了5分钟——记徐家汇换乘方案设计者、上海城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徐正良[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5期
8 马蒋荣;;吃不消的豪华装备[J];芳草(经典阅读);2014年02期
9 吴燕;;徐家汇观象台与近代气象台网在中国的建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3年02期
10 于昕;;南京路,上海华丽的背影[J];度假旅游;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平;;河渠纵横的海派源头——关于徐家汇宗教历史与现代城市文明关系的谈论[A];都市文化研究(第7辑)——城市科学与城市学[C];2012年
2 支星;刘欧萱;;徐家汇观象台的历史地位及贡献[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7第五届气象科普论坛[C];2013年
3 ;上海六百实业有限公司[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叶莺;徐家汇:中国园林设计理念的新模式[N];东方早报;2005年
2 张奕;徐家汇酝酿“升级版”[N];解放日报;2005年
3 张良仁 陆树青 符湘林 江敏 柳圆圆;文化铸就社区魂[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通讯员 瞿鹰;徐家汇房价居高难下[N];房地产时报;2006年
5 记者 张奕 通讯员 金嘉模;徐家汇 地下大建轨交枢纽 地面交通商业照常[N];解放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田新杰;上实并购城开“意外”停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本报记者 胡敏方 实习生 张琦;徐家汇现代服务业大楼租赁火热[N];房地产时报;2008年
8 通讯员 舒庆;徐家汇路地道改善可期[N];联合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何连弟;狭小空间“大块头有大智慧”[N];文汇报;2008年
10 记者 田玲翠 通讯员 袁昭宇;徐家汇商家“抱团”突破[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燕;近代欧洲科学扩张背景下的徐家汇观象台(1873~1950)[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彬;徐家汇公园的文化内涵建设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符湘林;徐家汇城市副中心营销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周小燕;上海徐家汇教堂区研究(1608-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凤席;上海徐家汇地区近代教会学校建筑保护再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吴云云;都市商圈旅游产业集聚过程及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63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638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