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唐代伊洛河水系与洛阳城水灾

发布时间:2017-11-10 00:00

  本文关键词:略论唐代伊洛河水系与洛阳城水灾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伊洛河水系 洛阳城 水灾


【摘要】:本文考证了史书明确记载的唐代洛阳城的二十三次水灾,搜集了唐人对伊洛河水系诸河流的记载。在此基础上,从气候、流域地区下垫面状况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水灾的原因。一、气候,以800—850A.D.作为分界线,唐代前期相对温暖湿润,后期相对寒冷干燥,但总体上,唐代气候应较今温暖湿润,气团较为活跃,降水量较大,因此,水灾发生的几率较今日为大;二、下垫面状况,玄宗时期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伊洛河中游地区多山体滑坡、泥石流,谷水中下游、p 水流域地区多水土流失。洪水冲毁了洛阳城的宫室、城门、桥梁、城坊、寺庙等,,冲没农田、溺杀兵民;冲毁漕运渠道、运转舟船、粮仓、港口等,造成两京物资的暂时性短缺,影响物价稳定、官民生产、生活,使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俊杰;莫多闻;周昆叔;王辉;;唐宋时期洛阳城洪水事件的地层沉积记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全旺;清代豫西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及其管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4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64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