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时期洛邑历史地位的变迁
本文关键词:两周时期洛邑历史地位的变迁
【摘要】: 周代是我国城市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城市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风貌,奠定了我国封建城市发展的基础,从形制、规模、选址、布局、作用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洛邑是我国建都最早的古都之一,它的兴起,代表了周代城市的一种范式,是周王朝发展、兴衰的缩影。河洛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最先进的文化之一,具有辐射性、包容性等优良特点,而洛邑城就是河洛文化的摇篮和中心。 笔者在吸收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及考古资料,将西周初营建洛邑到东周小朝廷被秦所灭的整个时间段划分为西周初期、平王东迁之后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三个时段,对这三个时段内洛邑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历史地位的变化及其相关情况进行历史地考察,从而透视出整个周王朝历史的兴衰,为研究中国古都史提供一个例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孟辰;;青山绿水,轺车王城[J];美文(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彭柳蓉;曹键音;;九幽·阴月[J];男生女生(金版);2010年06期
3 衣水;;霸王城城墙[J];辽河;2011年06期
4 彭柳蓉;曹键音;;九幽·阴月[J];男生女生(金版);2010年05期
5 贾自立;梁震东;;由皇城到新城[J];金秋;2011年17期
6 沐容嫣;曹键音;;锦怒[J];男生女生(金版);2007年11期
7 蔡靖泉;;贾谊才调与楚风侵染[J];职大学报;2011年03期
8 曲龙;苏航;;“郭富城”夺冠爷爷奶奶颁奖[J];东北之窗;2011年13期
9 冯长寅;;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赏析[J];群文天地;2011年11期
10 郭齐家;老子论道德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渠;;周代营洛说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梁晓景;;西周建都洛邑浅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陶正刚;黄永久;;山西禹王城出土铸钱石范[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二)[C];2005年
4 米士诚;宋莹瑞;;论洛阳城市与人口兴衰[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吴甲才;;元·全宁路鲁王城的兴毁及其相关问题的考证与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左启;;“千子堡”、“愱王城”历史渊源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叶万松;张剑;李德方;;西周洛邑城址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8 曹尔琴;;洛阳从汉魏至隋唐的变迁[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9 李久昌;;“天下之中”——中国古代第一个建都理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士光;叶骁军;;试论我国历史上陪都制的形成与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孔晓宁;从苗王城到凤凰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特约通讯员 徐安军;苗王城旅游公路路基拉通[N];铜仁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曾江;走进“吐谷浑王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磨占雄;禹王城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1年
5 记者 毛光勇 通讯员 李景坤;谁来保护国宝鄂王城[N];湖北日报;2010年
6 唐永明 特约通讯员 黄前生;苗王城“梳妆巧扮”迎宾朋[N];铜仁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波;西周早期王城真的在岐山?[N];宝鸡日报;2010年
8 张治强;代王城遗址[N];河北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田丽平;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主任石秀诗到苗王城参观考察[N];铜仁日报;2009年
10 申丽萍;王城公园确定发展新格局[N];中国旅游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朝晖;《国语解》词汇语法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贾海生;周初礼乐文明实证——《诗经·周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瑛;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丹丹;两周时期洛邑历史地位的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强;成周、王城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蔡宇琨;桂林靖江王府研究及其保护初探[D];北京大学;2008年
4 钱建芳;周公集辑考[D];浙江大学;2007年
5 高朝暄;不该遗忘的角落[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延生;中西古典理想城市的形态比较[D];郑州大学;2004年
7 张盈;林思进《文选》赋类简端记辑证[D];四川大学;2007年
8 裴蕾;从历史小说看司马辽太郎的“人间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樱滨;从理念到实践:论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之间的关联[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翁有志;黔东乡土聚落景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4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6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