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时代的生物保护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先秦时代的生物保护思想
【摘要】: 近世以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充实。然而,在社会繁荣背后,,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短缺危机成为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潜在威胁。为了人类及全球生物的长久生存计,中外一些有识之士积极致力于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环境伦理学,自然保护法等相关学科及法律便应运而生。环境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历史文化问题。全球性生态危机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他们与时俱进,对中外古代文化进行新的审视,希望能在古代人类思想智慧中获取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最佳定位的有益借鉴。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文明之基的先秦时代——的哲人思想中即已包含了丰富而完善的生态伦理思想,基中的生物保护思想亦可谓精湛独到、影响深远。华夏内外的学者对于中国先秦时代的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表现出惊讶和赞叹,并对春秋战国之际儒道两家的自然生态观多有着墨,而对于先秦生态伦理思想中最重要的自然观念,先秦自然生态观的最佳体现者——生物保护思想深层次上的关注,似嫌不足。本文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考察和当代研究成果的拜读,深入探讨中国先秦时期的生物保护思想。将先秦时代丰富多样的生物保护思想系统地归为三种类型:一、源自道家“道生万物”的生物保护思想;二、源自儒家“天”或“天地”生万物的生物保护思想;三、各家源自治国厚生理念的生物保护思想。文章还就先秦时代生物产生的学说:“道”生万物说,“天”或“天地”生万物说以及先秦对生物厚生、治国价值的认识做了深入阐释,以期有助于新世纪人们更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有助于人们在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观中,汲取古代有益借鉴,树立正确合理的自然生态观念,实现人与自身生存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序言,说明全文写作主旨,志在挖掘古文化中可贵的生态保护思想,以便更好地传承、弘扬和利用古文化,体现经世致用的学术风范。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先秦以道家为主的“道”生万物及以儒家为主的“天”或“天地”生万物的两种生物产生说及有关派别和理论。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先秦时代人们对生物厚生、治国价值的认识。 第四部分:集中论述了先秦时代三种不同思想体系来源的生物保护思想,一 是源自道家“道生万物”的生物保护思想:二是源自儒家“天”或“天地”生万 物的生物保护思想;三是各家从治国厚生角度出发的生物保护思想。 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宏观概括。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式微;;在萋萋芳草里的佳人少年[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7期
2 彭丽华;;关于先秦屠夫的探讨[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3 ;再说慎言“国学大师”[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4 杨德春;;《春秋z@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文本流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罗家湘;;论先秦时代的文学传播活动[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6 王春瑜;;文史小考[J];读书文摘;2011年10期
7 许强;魏凤莲;;古希腊妇女与先秦妇女婚姻地位的异同[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8 张至军;;中国古代尚左尚右的历史及其原因[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9 孙立尧;;论初期五言诗的“四言格调”[J];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00期
10 傅奠基;鄢显姝;;华阳黑水惟梁州——昭通政区朔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琦;欧阳志云;;中国鹤类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严方;程胜高;李静;;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莫绍揆;;《墨子·小取》篇逻辑的体系[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4 徐兴祥;;儒家民族思想与先秦时代的天下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中一;;屈原南征抗秦复地遗迹考[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豪格尔·帕奈;;生态旅游在世界自然遗产和人与生物保护圈——黄龙[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谢世平;谢茹;;论平肩空首布的形制及其内涵[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二)[C];2005年
8 张洁瑜;马克明;;湿地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崔磊;金];;动物生境研究的3S方法[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徐兴祥;;先秦时代的民族关系与儒家的民族思想[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孔祥轶;加强西凉湖水生物保护[N];咸宁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晓军;专家为我市生物保护出谋划策[N];重庆日报;2004年
3 谢建磊 韩永先;生物保护看云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刘发奎 记者 刘亿服;湿地生物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贺占军 李来房;扩大藏羚羊保护范围[N];西部时报;2005年
6 记者 徐蕴海;帮癞头鼋生养国际专家想招[N];苏州日报;2006年
7 实习生 陈仁杰邋本报记者 房琳琳;保护藏羚羊也要“与时俱进”[N];科技日报;2007年
8 浦善新;畿服问题研究[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黄贻;各省超级生物大评选[N];北京科技报;2008年
10 张翼飞;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示范项目启动[N];中国渔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令原;先秦时代几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会玉;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毁坏时空异质性的响应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萍;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特定腐败菌及靶向抑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方英敏;先秦美学中的身体审美和身体问题[D];南开大学;2009年
5 宋卫信;集合种群动态和续存的数学模型及模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小葵;王权主义与中国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丁q
本文编号:117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7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