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灭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15:42

  本文关键词:齐灭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领主 霸主 灭国 征服 管理


【摘要】: 本文题为“齐灭国研究”,以“灭国”作为切入点来对齐国在先秦时期数百年的发展进行研究。齐国是山东地区重要的国家之一,也是先秦时期的一个大国。研究齐国不仅对区域研究有帮助,也有助于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变革。 要完成本文,首先笔者研读经典国家理论著作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国内近年来在国家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中国早期国家》,从中找到可以解释中国上古时期国家形成的理论依据;同时也研读了与本文写作相关的原始文献,包括《左传》、《管子》、《国语》、《战国策》等,初步理出了齐国立国八百年的发展轨迹,并且通过基本史料的积累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齐国的发展强大与其不间断的灭国运动关系密切。 与另一部专题“灭国”的著作——《楚灭国研究》不同,本文的重点并非在于考证,而是将国家形成、发展的理论融入到齐灭国和齐国自身发展的研究中去;对于灭国行为,更多从方法、策略上分析深入,并且和齐国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及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中华文明的特征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表现为领主国家到霸主的转变,主权国家和非主权国家的转变等,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原因外,战争、征服、扩张成为国家地位变化的主要推动力。而国家地位的变化,也可从土地、人民、军队、赋税等方面体现出来。而灭国运动及征服国对被征服国的管理和制约使得上述所提到的各方属性发生改变,从而使主权国沦为附庸国,原本的领主国家上升为霸主国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恩田;关于齐国建国史的几个问题[J];东岳论丛;1981年04期

2 逄振镐;齐鲁两国建国方针之比较研究——兼论对孔子的基本评价[J];东岳论丛;1987年03期

3 钱林书;战国时期齐国的封君及封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尹振环;尹彦;;夏代国家起源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04期

5 尹振环;;法家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封建国家——试析周秦国家形式的演变[J];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04期

6 张达民;;薛邑新考[J];管子学刊;1990年02期

7 何光岳;;姜齐建国述略[J];管子学刊;1990年04期

8 孟天运;论晏子在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J];管子学刊;1999年03期

9 莫文;略论齐宣王、齐闵王的霸王之业[J];管子学刊;2004年04期

10 宣兆琦,张玉书;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管子学刊;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172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72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